穿成男主糟糠妻后我跑路了 第13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就算是顺利的攻下了沭城,这次沭城的幸存人口也不是全部都选择江北的。其中有部分选的是东夷,毕竟那孔明灯就是出自东夷之手,好在百越这一战倒是没有什么建树,没几个人选择去百越,这也算是让段鸿飞勉强心里有了安慰。

  但是之后几座城池更是让段鸿飞绝望了,后面的座城池和沭城一样全被屠了城,城内的百姓也就剩下个千百来号人。也就是说他辛辛苦苦打了半年的仗,最后收获的也没有多少人,反而是自己折损去了不少,他来到西部的时候,一共带了四万人出来,到攻下整个西部疆域后一算,麾下的将士竟然只有三万五,也就是说他自个儿还倒贴五千人。

  因为三地实力不同,百越和东夷每个势力都出三万人,江北独出四万人,本来东夷是要多出点人的,但是因为东夷的军械强大,也就抵消了那一万的人。毕竟大家出来征战自个儿的大本营,总不能兵力空虚吧,总要留下一些人镇守的。因此来到西部的,一共是10万大军。征战之后,东夷原本的三万人直接翻了好几倍,总数量达到了八万人。百越的三万人马也有所增加,虽然不像东夷那么夸张,但也有五万人。只有他们江北打完这一仗,人还少了五千。

  清点着自己的麾下的将士们,段鸿飞越想越憋屈。

  而且最让他不满的是之后的分赃也是极为不均,自然,大家是联合军是一起攻占下这些城池的,因此这些城池自然也是要分一分的,一共十二座城池三个势力分,要是平均点分怎么也能够分到个四座城池吧?

  但是没想到的是,他还真就没分到。

  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城池中的百姓,对于江北的认可度不够。

  事实上在前面几座城中,江北几乎都是处于划水的状态。前面那八座城,对于江北的所做的手所为极为厌恶,因此前面八座城池根本不愿意让江北进驻。只有后面那四座城池对江北的感官有所改善,但是那座城池的幸存者只有加起来都没有1万人,这么点人,他拿来又有什么用呢?

  到最后江北也就只能憋屈地拿下了后面的三座城,那三座城已经被西蛮摧毁的不成样子了,建筑什么的早就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城内的百姓也都死得差不多,只剩下千百来号人,看着满目疮夷的三座城池,段鸿飞是欲哭无泪。

  但是他对于联合军的分配,一点也没有办法提出不满的意见,现在的江北已经不在时开始志得意满来到西部的江北了,经过这一场战事,此时在西部的江北军只有三万五的人马,这么点兵力,别说是对上东夷就连百越都比不上。

  要是反抗的话,说不定百越和东夷会非常乐意先联手将这点江北军灭在西部疆域,至于江北那边怎么交代?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只不过江北军运气背直接被全灭了而已,到那个时候,就算是自己的亲爹段阙云也鞭长莫及。

  和江北一样的是百越同样也只分到了三座城池,但是比起江北来说,百越分到的城池好一些,毕竟除了沭城这一座城池之外,另外两座城池的幸存者人数还是不少的,加上有姜梨之前一直在做战后的恢复工作,此时这两座城池起来也不过就是街上的行人少了点,和寻常的城池并没有什么两样,人少一点也没有什么大碍,修生养息个几年也就能够恢复过来了。

  作为此次征战中出力最多的,在百姓中威望最高的东夷,则是分到了六座城池,这六座城池还是在前半部分的,位置是最好的,人口也是最多的,城内恢复也是最好的。

  多出来的这六座城池就相当于是景睿旸的势力又多出了一个东夷的势力范围,这对于他未来的大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且这六座城池在分布上不管是攻还是守,都能够切换自如。

  虽然此时已经攻下了整个西部的疆域,但是姜梨还是没有放松,因为她知道不管是江北还是百越都不会善罢甘休的,此时的东夷比起原书剧情来分到的城池多了一些,在书中的剧情中东夷再最后虽然也成了联合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但是在原书中,东夷的起步点实在太差了,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威力强大的军械。因此哪怕是在战后,东夷成了势力最强大的一支,可对百越和江北也没有办法形成绝对的压制,最后东夷拿了五座城池,而江北也是拿了四座城池,最弱的百越则是只拿了三座城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