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141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确实是一种很聪明的方式,”另一个研究员也说,“只可惜,他们选错了行业。”

  通过购买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出还不错的产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许还真能挤入一个新行业。

  只可惜,芯片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摩尔定律很快就会给所有投机取巧者,躺在成绩上不思进取者,以狠狠的教训。

  每两年扩充一倍的性能,越来越大的芯片尺寸和越来越精细的制程工艺,决定这是一个不能快速领跑,就只能被淘汰的残酷行业,或者说,除了头部的领跑者能拿到绝大多数超额利润,落后者要么收缩战场,乖乖吃领跑者剩下的残羹冷炙,要么靠着辛苦赚一点平均利润而已。

  芯片行业潜力无穷,市场广阔,但是最高精尖的那一小块地方,也只能容纳一两家最优秀的企业生存。

  毕竟,光刻机研发需要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费用每年都在上升,技术研发费用,需要的设备,甚至生产成本,都根本不是一家小企业能够承受的。

  如果不能赚取足够的超额利润支撑经费膨胀的速度,任何企业都走不远。

  相比那家没什么背景的华国公司,很显然,背靠跨国大企业的a□□l,无论从后续的研发资金还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上来说,都显得更有竞争力。

  “我们对深紫外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那个研究员骄傲的对上头的人说,“只要给我们四年,不,顶多三年时间,实验室就能拿出真正跨时代的机器,到时候,200纳米以下,就将完全被我们主导。”

  他们公司全新一代的光刻机将使用深紫外线作为光源,更好的对准器,更优秀的精密传导系统,当然,还有更多的利润。

  他们的预期很好,而且看起来,实现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直到,dawn,以及清北光电实验室深紫外光相关的论文,开始在各个顶尖期刊上刷屏。

  《利用周期性极化晶体产生395纳米激光的研究》,《深紫外led的制备》,《深紫外led连续发光的实用化研究》。

  一系列相关论文横空出世,就像是这两间该死的实验室,已经把成果整整藏了十年,然后一股脑倒出来一样,迅猛,而且让其他实验室毫无反应余地。

  问题是,距离上一回井熙和她的团队这么刷屏,也不过才两年不到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