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醉酒 第9节(5 / 7)
先帝崇尚无为而治,皇帝年轻,腹背受敌自是倾向于铁腕处事立威。沈庭秋心间焦急,见皇上垂头于案前,不解其意,斟酌半刻又出言相劝道:“皇上可知科举之要义?”
尉迟暄停笔,看向沈庭秋,正色道:“选材。”
尉迟暄师承桃李满天下的佟老先生,亦是先帝之座师。此人理念与先帝志同道合,文采有余,帝王心术却不足。
他教出的学生,于盛世之时做个先帝那般的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但若是想成就雄图霸业,手段便过于柔和了。
沈庭秋入朝数月,观皇帝言行,杀伐果决,便知其与先帝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贤臣得盼明君,一如久旱侯甘霖。
先父之丧乃家事,旧时真相如何,需得徐徐图之。而于朝堂之上,君明臣直,他亦乐得为其肱骨。
“此为其一,却并非要义。” 沈庭秋直起身,行止不卑不亢,颇有贤臣风骨。“科举之要义,在于牢笼志士。”
尉迟暄闻言,心间一动。他素知沈庭秋乃实干之才,将他放在中书令的位置上,虽有牵制左相之意。可追根究底,还是看重他的才能。
“牢笼志士,此话何解?” 看向沈庭秋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重。
“读书人是黎民百姓之唇舌,读书人安定了,天下便安定了!”
静默半晌,沈庭秋泰然自若地等着皇上琢磨消化他方才所言。
“看看这个。” 尉迟暄起身,亲自将手里的奏疏递到沈庭秋的手里。
沈庭秋双手接过奏疏,却见里面赫然夹着一张礼单。细细读来,其间所记,是自端和十八年至今,十年三场科举,江南总督行贿左相的明目条陈,林林总总,其数额之巨,难以想见。
今年更甚,竟有二百万两白银之多。
“如今,你既知朕为何打发了左相。”
↑返回顶部↑
尉迟暄停笔,看向沈庭秋,正色道:“选材。”
尉迟暄师承桃李满天下的佟老先生,亦是先帝之座师。此人理念与先帝志同道合,文采有余,帝王心术却不足。
他教出的学生,于盛世之时做个先帝那般的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但若是想成就雄图霸业,手段便过于柔和了。
沈庭秋入朝数月,观皇帝言行,杀伐果决,便知其与先帝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贤臣得盼明君,一如久旱侯甘霖。
先父之丧乃家事,旧时真相如何,需得徐徐图之。而于朝堂之上,君明臣直,他亦乐得为其肱骨。
“此为其一,却并非要义。” 沈庭秋直起身,行止不卑不亢,颇有贤臣风骨。“科举之要义,在于牢笼志士。”
尉迟暄闻言,心间一动。他素知沈庭秋乃实干之才,将他放在中书令的位置上,虽有牵制左相之意。可追根究底,还是看重他的才能。
“牢笼志士,此话何解?” 看向沈庭秋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重。
“读书人是黎民百姓之唇舌,读书人安定了,天下便安定了!”
静默半晌,沈庭秋泰然自若地等着皇上琢磨消化他方才所言。
“看看这个。” 尉迟暄起身,亲自将手里的奏疏递到沈庭秋的手里。
沈庭秋双手接过奏疏,却见里面赫然夹着一张礼单。细细读来,其间所记,是自端和十八年至今,十年三场科举,江南总督行贿左相的明目条陈,林林总总,其数额之巨,难以想见。
今年更甚,竟有二百万两白银之多。
“如今,你既知朕为何打发了左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