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173节(4 / 7)
他们都清楚,认证物证俱在,就是有口也难辨。哪怕就认了杨雪松的罪过,即便坐牢也比这样就背着冤字死了的好。
只要活着,就有洗清的希望。
贪污是罪名,小额数目有时候就只是摘了印不让做官罢了。大额数目可能要罚,像是杨雪松这样的,大额的数目还不肯认罪,情节就比较严重。
将他抓进去逼问,是因为其中牵扯利益不止他一个。只要他不供认,是很可能死在里面的。
“众爱卿也知道,他的罪是成立了的。这样大的罪,朕不将他抓起立,如何服众?这样的事情,你们反而还要为他劝说,来为难朕!这是朕亲自提拔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朕也很心痛啊!”
寻芳听到这里,多少觉得皇帝在演戏:“回皇上的话,没有听说过还没盘问出什么,就将人移送去用刑的,如此,岂不是要屈打成招?既然茂之是皇上一力提拔的人,皇上难道不该多给他几分信任么?”
“朕也无法,这事儿牵连众多。不将这些人送进去,朕无法跟众位官运交代。”
寻芳算是听出来,皇帝一直在说自己要给天下百姓跟官员一个交代。
其实说句实话,就是要给李相一个交代罢了。皇帝多疑,怎会容忍李相至此?
细想一下,又觉得能够理解。
李相虽然可以动得,但是即将要去打仗的李珖又怎么说呢?
国家少有可用的将领,李珖是难得的将才。只怕李相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如今他敢如此,只怕接下来就敢夺权了。
皇上只怕这会儿也是不喜李相,但是又那他没有办法。
“皇上,茂之是您亲自看着走到这一步的。你为何还不信他呢?臣跟茂之是从小相与,知道他的品性。茂之是跟臣一样,生长在丹城,丹城的知县就曾因为贪污而被参,当年茂之的父亲就是因为徭役过重,官不为民,穷苦交加而死。
↑返回顶部↑
只要活着,就有洗清的希望。
贪污是罪名,小额数目有时候就只是摘了印不让做官罢了。大额数目可能要罚,像是杨雪松这样的,大额的数目还不肯认罪,情节就比较严重。
将他抓进去逼问,是因为其中牵扯利益不止他一个。只要他不供认,是很可能死在里面的。
“众爱卿也知道,他的罪是成立了的。这样大的罪,朕不将他抓起立,如何服众?这样的事情,你们反而还要为他劝说,来为难朕!这是朕亲自提拔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朕也很心痛啊!”
寻芳听到这里,多少觉得皇帝在演戏:“回皇上的话,没有听说过还没盘问出什么,就将人移送去用刑的,如此,岂不是要屈打成招?既然茂之是皇上一力提拔的人,皇上难道不该多给他几分信任么?”
“朕也无法,这事儿牵连众多。不将这些人送进去,朕无法跟众位官运交代。”
寻芳算是听出来,皇帝一直在说自己要给天下百姓跟官员一个交代。
其实说句实话,就是要给李相一个交代罢了。皇帝多疑,怎会容忍李相至此?
细想一下,又觉得能够理解。
李相虽然可以动得,但是即将要去打仗的李珖又怎么说呢?
国家少有可用的将领,李珖是难得的将才。只怕李相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如今他敢如此,只怕接下来就敢夺权了。
皇上只怕这会儿也是不喜李相,但是又那他没有办法。
“皇上,茂之是您亲自看着走到这一步的。你为何还不信他呢?臣跟茂之是从小相与,知道他的品性。茂之是跟臣一样,生长在丹城,丹城的知县就曾因为贪污而被参,当年茂之的父亲就是因为徭役过重,官不为民,穷苦交加而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