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举) 第163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么几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却有各种各样的表情。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在场有些人指指点点地说道。

  大家都是在昨天里历练过的人,知道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面对叛徒, 就是敌人,他们并不会抱有什么同情,尤其与他们不相熟的人, 就更是对他们的生死无所谓了。

  这时候每年都有人被砍头,对于生死,现在的人确实比现代要淡漠许多。

  这一点都不需要寻芳点破,但凡学过鲁迅些许文章的人,基本也都能明白,封建社会是会“吃人”的。

  徐清在被压着下跪砍头的时候,一双眼里还很是不服气。

  “我空有一副才情并不曾被朝廷看到,寒窗苦读十几载,家里为了我能够读书付出了难以言说的代价。然而就因为朝廷贪官,私售秀才举人的功名,就将我等真正好学之人、为国着想之人排除在外。叶寻芳,你真的觉得这个朝廷值得你效忠吗?!”

  听了徐清的话,寻芳也是很难回答出他的问题来。

  他没有办法说这个时代处处都公平,就连现代,打黑这么严格,每年却还是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被抓。

  “这个社会不善待你,你也应该另外谋得出路。我不敢说我朝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归顺南蛮,难道就是为了改善这个时代的不公吗?不是的,你是为了你自己。”

  一个人为了考取功名,苦读十几载,最后却没有被公平对待。

  寻芳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他读了两辈子的书,知道读书不容易,也知道考试中的困难,更清楚这里面的一些小九九。

  寻芳当时考试之所以这么公平,其实还是因为之前皇帝因为乡试舞弊而处理了一批贪污的官员,当时考官们都收敛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之后几年的舞弊之风比较少,但是也没有完全根除,然而听说这几年来又有开始的趋势。

  所以他对于徐清这种,没有家室全靠努力而考试的人是挺带有同情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