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难嫁 第56节(6 / 7)
玲珑愣了一下也反应过来,可不是,洪水过后,灾民必是饥寒难耐,寻到什么就吃什么,哪管那些能不能吃,吃了之后会不会生病,又有几人能听劝,特意将水煮开喝呢?当下,怕是连干柴都寻摸不到的,火烧不起来,又如何烧水煮饭呢。
她想的太理所当然了。
办法再好,施展不开,一样没有效用。
那就写疫病防护的办法吧,人在生死面前,总要面临决择,奔着活头来的人,为着继续活下去,多多少少会使用这样的法子。十个人里有一个人愿意用这个法子,那它就不是没有效用。
最艰难之处在于,地方的官兵们能不能借用的上,大夫的数量及药草能不能保证到位,这才是最关键的外力。
而就她所知,整个朝廷的军务,一踏糊涂,百姓多称士兵们为官匪,极度的不信任他们,本该是保家卫国的人,却成了另一样流患乡野的祸害,这事,无处说理。
所以,官兵也不能用,至少如今的官兵是不能用的。
那么,这个外力就得落在当地的乡绅里长及宗族的族长们身上。
让这些人做外力,当然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如今这境况,还真再找不出比他们更可靠的人了。
徐知安也点头说:“此乃不得已之选择,然不得不选。”
接下来,就依着记忆里的程序走,不适合的程序也要及时修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么,时代不同,就不能完全照抄着来。
徐知安不时的提出疑惑,然后两人商议着最佳解决方法,再记录下来。
然后是旱灾的应对方案,最好的应对旱灾的方法当然是挖渠储水,或是打井,然这个,玲珑只能写下来却不知道朝廷会不会采用。然后就是种些耐旱的庄稼,最好将土豆推广开来,而且土豆不止耐旱,它还不怕蝗灾侵袭,还有别的根茎作物,多种植这些能在闹蝗时,保存住一部分粮食,不至颗粒无收。
但这个,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不了,因为土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还需要几年时间。
还有一个有效防止蝗虫成灾的办法是,将可能藏有蝗虫卵的地方,深耕细耙,破坏掉它的孵化环境。起蝗后,灭蝗的办法也多,但在这里,要么用火烧,要么,人为的捕捉消灭,要么,依靠鸟雀的捕捉消灭,再没别的更有效的办法了。
↑返回顶部↑
她想的太理所当然了。
办法再好,施展不开,一样没有效用。
那就写疫病防护的办法吧,人在生死面前,总要面临决择,奔着活头来的人,为着继续活下去,多多少少会使用这样的法子。十个人里有一个人愿意用这个法子,那它就不是没有效用。
最艰难之处在于,地方的官兵们能不能借用的上,大夫的数量及药草能不能保证到位,这才是最关键的外力。
而就她所知,整个朝廷的军务,一踏糊涂,百姓多称士兵们为官匪,极度的不信任他们,本该是保家卫国的人,却成了另一样流患乡野的祸害,这事,无处说理。
所以,官兵也不能用,至少如今的官兵是不能用的。
那么,这个外力就得落在当地的乡绅里长及宗族的族长们身上。
让这些人做外力,当然不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如今这境况,还真再找不出比他们更可靠的人了。
徐知安也点头说:“此乃不得已之选择,然不得不选。”
接下来,就依着记忆里的程序走,不适合的程序也要及时修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么,时代不同,就不能完全照抄着来。
徐知安不时的提出疑惑,然后两人商议着最佳解决方法,再记录下来。
然后是旱灾的应对方案,最好的应对旱灾的方法当然是挖渠储水,或是打井,然这个,玲珑只能写下来却不知道朝廷会不会采用。然后就是种些耐旱的庄稼,最好将土豆推广开来,而且土豆不止耐旱,它还不怕蝗灾侵袭,还有别的根茎作物,多种植这些能在闹蝗时,保存住一部分粮食,不至颗粒无收。
但这个,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不了,因为土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还需要几年时间。
还有一个有效防止蝗虫成灾的办法是,将可能藏有蝗虫卵的地方,深耕细耙,破坏掉它的孵化环境。起蝗后,灭蝗的办法也多,但在这里,要么用火烧,要么,人为的捕捉消灭,要么,依靠鸟雀的捕捉消灭,再没别的更有效的办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