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将军 第88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道奏报,是他随后短暂清醒之时口述,由文书代笔而成。

  他揽下了用人不当的罪责,为西关之变,向朝廷请罪,也为自己无法再继续统领这场北方大战、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而深感内疚。为避免耽误前线大事,他已临时授命长宁将军,暂时代他摄理军务,继续号令大军。

  最后,他在奏报中说,这并非是他用人唯亲的提议,涉及国战之事,他绝不敢如此。同样,正是为了战事考虑,他才不能为了避嫌而弃用。这不但是他个人的举荐,也是军中上下一致拥戴的结果,所以,他斗胆提请朝廷,希望朝廷予以委任。

  三天前,朝廷收到这道奏报之时,高贺第一个出言反对。

  他的理由很充分。就算姜祖望揽了罪责,单就长宁将军的资历和年纪而言,由她担当如此重任,如同儿戏,不能服众。现在西关是侥幸才得以无事,雁门的这场战事,是否还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就待商榷,即便一定要战,也是另外择选更合适也更稳妥的人,而不是听凭雁门那帮军汉目无朝廷,自己说了算。

  他的这个看法,代表了相当一拨人的忧虑。就连方清这些人,也感到有些迟疑。至于中间派,没有当场开口,更只是忌惮摄政王而已。

  所有人都以为摄政王会当场反驳。没想到,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三日后的大朝上,再讨论此事。

  他的这句看似随意的话,很多人过后暗中聚在一起,经过仔细分析,最后一致认定,这是摄政王要在当天逼迫原本的中间派也做出抉择的意思。

  给出三天时间,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想清楚和他作对的后果。

  虽然刘向已经走了,禁军将军换成了少帝的人,但他的这个退让,被解读成了是对少帝的安抚,做给别人看的一种姿态。

  他的手里,还牢牢地捏着陈伦的人马。更不用说,如今还集结在雁门的天下精兵。

  这叫人如何不感到惶惶不安?

  今夜,就是这场朝会到来前的最后一夜。

  第94章

  夜渐深,束慎徽离开书房,回到繁祉堂,歇了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