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留守儿童 第68节(3 / 7)
正好遇上红灯,蒋师傅惊喜地猛转头:“巧了不是!我女儿读的是英语专业,是她班主任给的建议,说是以后英语肯定用得多,好就业。”
苏渺点头:“她老师说得没错。”
“我选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这个也好,听说咱国家正准备加入啥o组织,说是跟接轨做生意啥的。”
苏婷不太了解,她选这个专业其实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是中外合办,以后出国交流的机会,她想出去看看,在上学的时候如果能出去挺好的,既不耽误学习又能趁机开拓眼界。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苏渺知道后年,国家就能正式加入了,“英语跟国贸专业都不错,以后不怕就业难。”
绿灯亮了,车子再次启动,蒋师傅抽空问:“你们两个姑娘看年纪差不了多少,今年都高中毕业了吧?”
不等苏渺回答,苏婷便兴奋地给蒋师傅说:“是啊,我四妹可比我厉害多了,她考上的清大,录取的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她可是我们省理科状元呢!”
一趟车拉了三个人,两个是大学生!蒋师傅险些没惊掉下巴:“我听说韩总也是理科状元来着,你们家真厉害,三个大学生、两个状元!”他啧啧称奇。
苏渺不得不解释:“我跟韩晏不是兄妹,就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那也厉害,我们那儿以前连续七八年没出一个清北生,你们那儿连续出两个。”
这到是实话,苏渺没说他们那边也是差不多,跟学风鼎盛的江南地区没法比,而且近几年越来越两极分化了,注重教育的家长越发注重,就跟买她跟韩晏房子的家长一样,为了孩子甚至愿意搬到学校附近陪读。
不注重教育的家长在读书方面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自己愿意学就供,作业爱写不写,不愿意学就在学校混着,混过九年义务教育,到了年纪就跟父母一起打工挣钱去。
甚至有些孩子想读书,父母却为了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逼着孩子去打工,他们认为读书光花钱,打工能挣钱,读书无用论的言论甚嚣尘上。
在这个年代,读书真的是一件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命运的事,也是相对公平的路,但永远有人不信。
↑返回顶部↑
苏渺点头:“她老师说得没错。”
“我选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这个也好,听说咱国家正准备加入啥o组织,说是跟接轨做生意啥的。”
苏婷不太了解,她选这个专业其实只是听说这个专业是中外合办,以后出国交流的机会,她想出去看看,在上学的时候如果能出去挺好的,既不耽误学习又能趁机开拓眼界。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苏渺知道后年,国家就能正式加入了,“英语跟国贸专业都不错,以后不怕就业难。”
绿灯亮了,车子再次启动,蒋师傅抽空问:“你们两个姑娘看年纪差不了多少,今年都高中毕业了吧?”
不等苏渺回答,苏婷便兴奋地给蒋师傅说:“是啊,我四妹可比我厉害多了,她考上的清大,录取的专业是经济与金融,她可是我们省理科状元呢!”
一趟车拉了三个人,两个是大学生!蒋师傅险些没惊掉下巴:“我听说韩总也是理科状元来着,你们家真厉害,三个大学生、两个状元!”他啧啧称奇。
苏渺不得不解释:“我跟韩晏不是兄妹,就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那也厉害,我们那儿以前连续七八年没出一个清北生,你们那儿连续出两个。”
这到是实话,苏渺没说他们那边也是差不多,跟学风鼎盛的江南地区没法比,而且近几年越来越两极分化了,注重教育的家长越发注重,就跟买她跟韩晏房子的家长一样,为了孩子甚至愿意搬到学校附近陪读。
不注重教育的家长在读书方面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自己愿意学就供,作业爱写不写,不愿意学就在学校混着,混过九年义务教育,到了年纪就跟父母一起打工挣钱去。
甚至有些孩子想读书,父母却为了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逼着孩子去打工,他们认为读书光花钱,打工能挣钱,读书无用论的言论甚嚣尘上。
在这个年代,读书真的是一件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命运的事,也是相对公平的路,但永远有人不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