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是皇帝 第73节(5 / 7)
她意志仍是有些消沉,但有岑樱作陪,也总会挤出几分笑容宽慰好友,然而身子却一日比一日的消瘦下去。
对于没能给她主持公道的事,岑樱十分愧疚,常常拿话劝勉她:“姮姮不要怪陛下呀,总有一天,陛下会替你收拾那人的。”
又哭着劝她:“你不要再想不开了,都会过去的,等事情解决了就去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好好生活吧。这又不是你的错,不要再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了……”
说这话的时候,薛姮正倚在床榻上,双目黯然,毫无生气。
她是死过两回的人,可惜阎王爷并不肯收她,又将她送回这苦难不堪的人间。但许是发泄过一回,眼下,她对于死亡的渴望并没有那么迫切。
她想,樱樱说的对,也许她不该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她要好好活着,好好地看着薛崇得到应有的报应。
她不会再寻死了。
——
时间转眼进入七月,七月流火,上阳宫中那株大樱花树花蕊凋尽,叶尖又泛上了淡黄的金色。
当初说好的立后与登基同日进行,如今已然过去了大半年,陛下却似并不打算履行承诺。朝臣们劝谏的奏本又像雪花堆满了御案,皆是催促他尽快完婚。
然而却是此时,宫中传出旨意,言陛下丢失了一块经年的玉佩,命令朝臣帮其寻找。
这是一道效仿汉时宣帝故剑情深的旧诏,汉宣帝在民间时便已娶亲,后来立后时,朝堂中为立发妻还是立权臣之女吵得不可开交,直至宣帝颁下此诏,众人始知宣帝真正心之所向。
以史为鉴,再加上从前京中就有些有关新帝流落民间时曾与永安县主成婚的流言,诸位朝臣很快就知晓了这道旨意因何而来,劝谏声渐渐偃旗息鼓,有些好事的,倒纷纷猜测起陛下究竟何时下令和苏家退婚。
虽说永安县主是太上皇名义上的养女,实非亲生,兄妹相合,这似乎与理不合。、
但若陛下一直拖着不肯与苏家完婚,娶永安县主倒也成了个过得去的选择。
↑返回顶部↑
对于没能给她主持公道的事,岑樱十分愧疚,常常拿话劝勉她:“姮姮不要怪陛下呀,总有一天,陛下会替你收拾那人的。”
又哭着劝她:“你不要再想不开了,都会过去的,等事情解决了就去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好好生活吧。这又不是你的错,不要再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了……”
说这话的时候,薛姮正倚在床榻上,双目黯然,毫无生气。
她是死过两回的人,可惜阎王爷并不肯收她,又将她送回这苦难不堪的人间。但许是发泄过一回,眼下,她对于死亡的渴望并没有那么迫切。
她想,樱樱说的对,也许她不该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她要好好活着,好好地看着薛崇得到应有的报应。
她不会再寻死了。
——
时间转眼进入七月,七月流火,上阳宫中那株大樱花树花蕊凋尽,叶尖又泛上了淡黄的金色。
当初说好的立后与登基同日进行,如今已然过去了大半年,陛下却似并不打算履行承诺。朝臣们劝谏的奏本又像雪花堆满了御案,皆是催促他尽快完婚。
然而却是此时,宫中传出旨意,言陛下丢失了一块经年的玉佩,命令朝臣帮其寻找。
这是一道效仿汉时宣帝故剑情深的旧诏,汉宣帝在民间时便已娶亲,后来立后时,朝堂中为立发妻还是立权臣之女吵得不可开交,直至宣帝颁下此诏,众人始知宣帝真正心之所向。
以史为鉴,再加上从前京中就有些有关新帝流落民间时曾与永安县主成婚的流言,诸位朝臣很快就知晓了这道旨意因何而来,劝谏声渐渐偃旗息鼓,有些好事的,倒纷纷猜测起陛下究竟何时下令和苏家退婚。
虽说永安县主是太上皇名义上的养女,实非亲生,兄妹相合,这似乎与理不合。、
但若陛下一直拖着不肯与苏家完婚,娶永安县主倒也成了个过得去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