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第一公主 第134节(6 / 7)
所以在反对之声冒出来之前,工部尚书已经先一步开口,支持皇帝的决定。
“臣以为公主大义,能看出来渭水一带会因为暴雨决堤,又能找到杨鸿杰这样的罪臣私铸铜钱的老巢,是我大昭的栋梁之材,皇上所言极是,公主殿下若能上朝参政,势必会令天下百姓感到安心。”
虽说这段时间,赵靖的确是挺不满意工部。但眼下工部侍郎这番话,却是说到了赵靖的心坎里,这一下,赵靖看着工部侍郎那张老脸,忽然觉得顺眼多了。
“爱卿所言极是。”赵靖点点头。
不过仍旧是有不知死活的人想要在这时候来触赵靖的霉头,拿着赵禾是女子的身份说事。
“皇上,昭宁公主乃是一介女儿身,女子不得参政,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臣恳请皇上三思!”说这话的人是曾经跟杨家走得比较近的刑部侍郎。
但就在他这话落下时,站在武将队伍里的镇国公曾老将军冷哼一声。赵禾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小娘子,当初虽说刘阙的武安军跟闽王水师对阵时他没有在江陵前线,但每日也能收到从江陵那处传来的消息,那一次,若不是有赵禾带着巫赶去相助,江陵能不能守住都未可知。若是在当初江陵失守,闽王何愁不能给他们制造天大的麻烦?所以,不论是那一战,还是对于整个大昭的天下而言,赵禾都功不可没。
“老祖宗的规矩?是哪家的老祖宗?难道是亡国的大梁的老祖宗吗?”曾老将军这话一出口,顿时把先前说话的刑部侍郎给吓了一大跳。
这话他可不敢随便乱接,能说老祖宗是前朝的老祖宗吗?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曾老将军像是没看出来他的窘迫一样,眼下赵靖才是大昭的开国皇帝,赵靖说一国公主能参政,那便是能的,老将军接着继续开口说着:“你以为你现在能安稳坐在这里是为什么?当初若不是公主殿下带着人带着神器到了江陵,阻拦下闽王水师,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现在知道女子不能上朝参政?你可知道你眼下拥有的安定,还有一部分就是你口中说的女子亲手打下来的!你去问问边关的将士,谁不服我们公主殿下?”
是啊,若是大昭的将士真不服赵禾的话,又怎么会有所有人只要在看见赵禾特制的信-号-弹就无条件赶去支援这一说法?
兵部尚书站出来附议,兵部尚书完完全全就是赵靖的人,此举也不全是因为上面这位的想法,同时也因为整个大昭境内的将士们都肯定是支持他们的公主殿下,他必须得把下面士兵真实的军愿表达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自己现在兵部尚书的身份。
很快,武将几乎全都赞成曾老将军的话,而在文臣这一方,虽然开始还有几个头铁的,但当成安老先生和谢长珣都站出来表明态度,支持赵禾参政后,想反对的人顿时变得寥寥无几。
这两人站出来,一个代表着谢家,一个几乎是天下读书人都敬仰的对象,谁还有那么大的胆子,跟天下学子作对?
除非是真不想要自己的声誉,不然就等着被天下读书人用笔杆子讨伐。
↑返回顶部↑
“臣以为公主大义,能看出来渭水一带会因为暴雨决堤,又能找到杨鸿杰这样的罪臣私铸铜钱的老巢,是我大昭的栋梁之材,皇上所言极是,公主殿下若能上朝参政,势必会令天下百姓感到安心。”
虽说这段时间,赵靖的确是挺不满意工部。但眼下工部侍郎这番话,却是说到了赵靖的心坎里,这一下,赵靖看着工部侍郎那张老脸,忽然觉得顺眼多了。
“爱卿所言极是。”赵靖点点头。
不过仍旧是有不知死活的人想要在这时候来触赵靖的霉头,拿着赵禾是女子的身份说事。
“皇上,昭宁公主乃是一介女儿身,女子不得参政,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臣恳请皇上三思!”说这话的人是曾经跟杨家走得比较近的刑部侍郎。
但就在他这话落下时,站在武将队伍里的镇国公曾老将军冷哼一声。赵禾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小娘子,当初虽说刘阙的武安军跟闽王水师对阵时他没有在江陵前线,但每日也能收到从江陵那处传来的消息,那一次,若不是有赵禾带着巫赶去相助,江陵能不能守住都未可知。若是在当初江陵失守,闽王何愁不能给他们制造天大的麻烦?所以,不论是那一战,还是对于整个大昭的天下而言,赵禾都功不可没。
“老祖宗的规矩?是哪家的老祖宗?难道是亡国的大梁的老祖宗吗?”曾老将军这话一出口,顿时把先前说话的刑部侍郎给吓了一大跳。
这话他可不敢随便乱接,能说老祖宗是前朝的老祖宗吗?这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曾老将军像是没看出来他的窘迫一样,眼下赵靖才是大昭的开国皇帝,赵靖说一国公主能参政,那便是能的,老将军接着继续开口说着:“你以为你现在能安稳坐在这里是为什么?当初若不是公主殿下带着人带着神器到了江陵,阻拦下闽王水师,这天下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现在知道女子不能上朝参政?你可知道你眼下拥有的安定,还有一部分就是你口中说的女子亲手打下来的!你去问问边关的将士,谁不服我们公主殿下?”
是啊,若是大昭的将士真不服赵禾的话,又怎么会有所有人只要在看见赵禾特制的信-号-弹就无条件赶去支援这一说法?
兵部尚书站出来附议,兵部尚书完完全全就是赵靖的人,此举也不全是因为上面这位的想法,同时也因为整个大昭境内的将士们都肯定是支持他们的公主殿下,他必须得把下面士兵真实的军愿表达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自己现在兵部尚书的身份。
很快,武将几乎全都赞成曾老将军的话,而在文臣这一方,虽然开始还有几个头铁的,但当成安老先生和谢长珣都站出来表明态度,支持赵禾参政后,想反对的人顿时变得寥寥无几。
这两人站出来,一个代表着谢家,一个几乎是天下读书人都敬仰的对象,谁还有那么大的胆子,跟天下学子作对?
除非是真不想要自己的声誉,不然就等着被天下读书人用笔杆子讨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