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 第43节(3 / 7)
程殊墨:“那你们唱戏,平时都用什么伴奏?”
这个叶龄仙熟,她张口数来宝,“唢呐,弦子,梆子,锣鼓镲,还有胡琴……”
程殊墨打断她,“那不就得了?胡琴也是琴,口琴也是琴,舶来品怎么了,这叫中西合璧,小叶同志不要搞乐器歧视哦!”
叶龄仙笑了,想想也是。她和程殊墨一个是唱戏的,一个是学外语的,好像也类似中西合璧,看上去很矛盾,却又异常的和谐。
她找出自己早年摘抄的戏谱,扔给程殊墨,“既然都上过音乐课了,五线谱能看懂吗?”
“小瞧我不是?”程殊墨随意翻着,“叶师傅想唱哪一段?”
按理来说,只能唱现代戏。可是现在家里没外人,叶龄仙纠结了,第一次录音,还是想唱古装戏。
程殊墨帮她决定,“就唱《木兰拜上》,我喜欢听。”
他真当自己票友,还点上戏了。
不过,这倒是治好了叶龄仙的选择困难症,“那就唱《木兰》。”
程殊墨坐在书桌前,又看了两遍戏谱,彻底熟悉后,向叶龄仙比了个ok的手势。
叶龄仙站起身,想起戏班里的规矩,向新晋乐器师傅侧腰行了个礼,“程师傅,劳驾。”
程殊墨莞尔,按下录音键,紧接着吹起了口琴。
口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有质感,用做戏曲伴奏,乍一听确实突兀。好在叶龄仙精通音律,程殊墨乐感也不错。俩人渐渐找准对方的节奏,竟然也配合得相得益彰,还真有些琴瑟和鸣的味道。
但论专业程度,她唱的肯定要比他吹的好。再加上小石屋很安静,让叶龄仙的声音更加集中、清晰,听她唱戏,完全是视听盛宴、美的享受。
↑返回顶部↑
这个叶龄仙熟,她张口数来宝,“唢呐,弦子,梆子,锣鼓镲,还有胡琴……”
程殊墨打断她,“那不就得了?胡琴也是琴,口琴也是琴,舶来品怎么了,这叫中西合璧,小叶同志不要搞乐器歧视哦!”
叶龄仙笑了,想想也是。她和程殊墨一个是唱戏的,一个是学外语的,好像也类似中西合璧,看上去很矛盾,却又异常的和谐。
她找出自己早年摘抄的戏谱,扔给程殊墨,“既然都上过音乐课了,五线谱能看懂吗?”
“小瞧我不是?”程殊墨随意翻着,“叶师傅想唱哪一段?”
按理来说,只能唱现代戏。可是现在家里没外人,叶龄仙纠结了,第一次录音,还是想唱古装戏。
程殊墨帮她决定,“就唱《木兰拜上》,我喜欢听。”
他真当自己票友,还点上戏了。
不过,这倒是治好了叶龄仙的选择困难症,“那就唱《木兰》。”
程殊墨坐在书桌前,又看了两遍戏谱,彻底熟悉后,向叶龄仙比了个ok的手势。
叶龄仙站起身,想起戏班里的规矩,向新晋乐器师傅侧腰行了个礼,“程师傅,劳驾。”
程殊墨莞尔,按下录音键,紧接着吹起了口琴。
口琴的音色清脆、明亮有质感,用做戏曲伴奏,乍一听确实突兀。好在叶龄仙精通音律,程殊墨乐感也不错。俩人渐渐找准对方的节奏,竟然也配合得相得益彰,还真有些琴瑟和鸣的味道。
但论专业程度,她唱的肯定要比他吹的好。再加上小石屋很安静,让叶龄仙的声音更加集中、清晰,听她唱戏,完全是视听盛宴、美的享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