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 第16节(6 / 7)
论实力,那些艺校出来的知青,肯定唱不过民间老艺人,后者可是走南“唱”北大半辈子的。
可知青们偏偏厉害在,人多,有工资,豪横得很。光是唱戏用的布景、乐器,就拉来了一车。
他们的道具是新的,演出服装也是新的,就连唱《娘子军》用的道具枪,都是一比一高仿,逼真得不行。
除了华丽的舞台、崭新的行头,人家唱戏用的音响功放,也是碾压级的。话筒一响,十里开外都能听见,严重干扰对手。
这么一对比,龙虎班的戏台就显得老土了。
老戏骨们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就连蒋峥云都撑着病嗓,上去唱了两段。只是一下台,嗓子就彻底哑了。
尽管这样,旧瓶还是不敌新酒。
一成不变的曲目、老套的服化道,让观众渐渐一边倒,都跑去看知青们的戏了。
直到“红脸王”关长生第二次上台,老戏班们才赢回一点颜面。
可“红脸王”再好使,也不能逮着一只薅羊毛。万一累坏了嗓子,影响以后唱戏,就得不偿失了。
马金水见关长生第三段戏都快唱完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帮知青人太多了,年轻体力又好,连老关都镇不住,后面的戏谁来唱?”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在打退堂鼓。
蒋峥云感叹,“观众都图新鲜,看腻了老戏,咱们要是能唱《厨娘记》就好了。”
《厨娘记》是龙虎班最新排的戏,主演是马金水和蒋峥云。因为难度大、缺人手,从来没有在戏台上公演过。
马金水直摇头,“峥云,就算人手够,你今天也不能再唱了,再唱嗓子就毁了。”
↑返回顶部↑
可知青们偏偏厉害在,人多,有工资,豪横得很。光是唱戏用的布景、乐器,就拉来了一车。
他们的道具是新的,演出服装也是新的,就连唱《娘子军》用的道具枪,都是一比一高仿,逼真得不行。
除了华丽的舞台、崭新的行头,人家唱戏用的音响功放,也是碾压级的。话筒一响,十里开外都能听见,严重干扰对手。
这么一对比,龙虎班的戏台就显得老土了。
老戏骨们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就连蒋峥云都撑着病嗓,上去唱了两段。只是一下台,嗓子就彻底哑了。
尽管这样,旧瓶还是不敌新酒。
一成不变的曲目、老套的服化道,让观众渐渐一边倒,都跑去看知青们的戏了。
直到“红脸王”关长生第二次上台,老戏班们才赢回一点颜面。
可“红脸王”再好使,也不能逮着一只薅羊毛。万一累坏了嗓子,影响以后唱戏,就得不偿失了。
马金水见关长生第三段戏都快唱完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帮知青人太多了,年轻体力又好,连老关都镇不住,后面的戏谁来唱?”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在打退堂鼓。
蒋峥云感叹,“观众都图新鲜,看腻了老戏,咱们要是能唱《厨娘记》就好了。”
《厨娘记》是龙虎班最新排的戏,主演是马金水和蒋峥云。因为难度大、缺人手,从来没有在戏台上公演过。
马金水直摇头,“峥云,就算人手够,你今天也不能再唱了,再唱嗓子就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