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颂 第169节(5 / 7)
“我攒了二两银子,我娘说,不能乱花,但我想请隔壁荣家的澜姐儿跟我一起去,我想请她吃。”
“哟哟,这么小就会哄姑娘家了。三姐也会做吃的,要不你把钱给我,我做吃的给你?”
刚说完,后脑勺就被一只手掰了一下:“多大个人了,还在这儿打小家伙们的主意,臊不臊得慌?”
大嫂余氏与赵萦结伴到了身后,边说边笑拍了过来。
赵素扭头,原是要辩白两句的,看到她们俩身上齐整,便问:“你们要上哪儿去?怎么不邀我?”
“城南的戏社来了新的黄梅戏班子,有几出还是长公主巾帼出征的戏,我们约着去,这不就是来邀你了嘛!”
听到“长公主”三个,赵素已经直起腰来了。长公主在世人心里还是带着些传奇意味的,因为英年早逝,这份忱惜更是随时随地能成为议论热点。看看余氏她们这股热衷的劲点也可见一斑。赵素是个凡人,而且是个极八卦的人,当然想去凑个热闹。
第304章 记忆里的人
城南因为对接着北上的人流,所以一直都很热闹,当然相对而言人员也比较复杂,三教九流的老巢几乎都在此地。当然因为政治清明,通常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在这儿住着也不会无故被骚扰。商贾多,铺子也多,来消遣的人也多,赵素她们今儿要去的这间红英社,就在通向南城门的主街上。
城中贵族们家里也有养着戏班子的,看戏不出需出门,不过那都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服务,像年轻一辈的,腿脚利索,还是愿意出门,一是热闹,二来也新鲜。所以庆云侯府没有养戏班子。
余氏订了楼上的位子,才下马车,里头开场前的锣鼓声就响了起来,门口三三两两的人们谈论的都与今儿的戏相关,说着长公主昔年的英勇,感叹她的早逝。原主一世人过得稀里糊涂,没留下多少记忆给赵素回忆,进了戏堂,看到满座的看客,也融进这氛围里来。
粗粗一看,座中也有不少着绫罗绸缎的官户,算算日程,威远侯也快到京了,早晚也会成为城中的话题。果然才上楼梯,余氏就说道:“听说威远侯还未成亲,朝中皇族里,一个端王未成亲,外戚里,又一个威远侯还单着,这一回来,指不定太后没那么快放他走的。”
“可不是?还有个延平郡主呢。”
赵萦接着话,一行三人就这样上了二楼。
这地方没有正儿八经的隔间,只是每个桌都拿半人高的屏风稍作隔断,即使坐下来,一伸脖子还是能看到四面周围的情况。这样虽然少了很多私密性,但是视野好,不挡前后左右,真正来看戏的话,这样的布局反而更好。
↑返回顶部↑
“哟哟,这么小就会哄姑娘家了。三姐也会做吃的,要不你把钱给我,我做吃的给你?”
刚说完,后脑勺就被一只手掰了一下:“多大个人了,还在这儿打小家伙们的主意,臊不臊得慌?”
大嫂余氏与赵萦结伴到了身后,边说边笑拍了过来。
赵素扭头,原是要辩白两句的,看到她们俩身上齐整,便问:“你们要上哪儿去?怎么不邀我?”
“城南的戏社来了新的黄梅戏班子,有几出还是长公主巾帼出征的戏,我们约着去,这不就是来邀你了嘛!”
听到“长公主”三个,赵素已经直起腰来了。长公主在世人心里还是带着些传奇意味的,因为英年早逝,这份忱惜更是随时随地能成为议论热点。看看余氏她们这股热衷的劲点也可见一斑。赵素是个凡人,而且是个极八卦的人,当然想去凑个热闹。
第304章 记忆里的人
城南因为对接着北上的人流,所以一直都很热闹,当然相对而言人员也比较复杂,三教九流的老巢几乎都在此地。当然因为政治清明,通常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在这儿住着也不会无故被骚扰。商贾多,铺子也多,来消遣的人也多,赵素她们今儿要去的这间红英社,就在通向南城门的主街上。
城中贵族们家里也有养着戏班子的,看戏不出需出门,不过那都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服务,像年轻一辈的,腿脚利索,还是愿意出门,一是热闹,二来也新鲜。所以庆云侯府没有养戏班子。
余氏订了楼上的位子,才下马车,里头开场前的锣鼓声就响了起来,门口三三两两的人们谈论的都与今儿的戏相关,说着长公主昔年的英勇,感叹她的早逝。原主一世人过得稀里糊涂,没留下多少记忆给赵素回忆,进了戏堂,看到满座的看客,也融进这氛围里来。
粗粗一看,座中也有不少着绫罗绸缎的官户,算算日程,威远侯也快到京了,早晚也会成为城中的话题。果然才上楼梯,余氏就说道:“听说威远侯还未成亲,朝中皇族里,一个端王未成亲,外戚里,又一个威远侯还单着,这一回来,指不定太后没那么快放他走的。”
“可不是?还有个延平郡主呢。”
赵萦接着话,一行三人就这样上了二楼。
这地方没有正儿八经的隔间,只是每个桌都拿半人高的屏风稍作隔断,即使坐下来,一伸脖子还是能看到四面周围的情况。这样虽然少了很多私密性,但是视野好,不挡前后左右,真正来看戏的话,这样的布局反而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