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阙 第101节(5 / 7)
第149章 阿月(上)(二合一)
正月廿四上午,送走了穆熙云和叶书离,楚珩回了九重阙。
到武英殿销过假,领了御前当值的符牌,楚珩往靖章宫去。想来是年前太庙陪祀加上这段时间穆熙云在京的缘故,宫里宫外的人都知道了御前侍墨身后有强大的倚仗,不能再跟以前一样轻视了,这一路上主动跟楚珩打招呼的人倒是多了起来。
到敬诚殿的时候正是午时初,楚珩进去内书房,见苏朗也在,正在跟凌烨说话。
于是楚珩上前准备行礼请安。
凌烨倚在南明窗下的坐榻上,抬起眸帘扫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地说:“免了,赐座,朕等会儿有话问你。”
楚珩道是,挨着苏朗在旁边的圆凳上坐下了。
略听了两耳朵,苏朗应是在跟皇帝聊颖海苏氏门下的行卷,他来了有一会儿了,说说笑笑没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尾声。
临了,皇帝说:“放你几天假,不用来回往宫里跑了,回家多陪陪你父亲,等出了正月,他就要动身去西北了,这一趟没个一两年难能回来。”
苏朗谢恩应是。
颖国公苏阙往靖庆二州督察抚军,接管一应虞疆事宜,正月二十大朝会上公议定下此事后,昨晚下发明旨,算是尘埃落定了。
颖国公苏阙是个纯臣,功高望重,他不像老镇国公那样善武输文,苏阙用兵骁勇精准,难得还文采斐然,以他的声望,若人在朝中,恩科副考官保不齐就有他一个。主副同考官的名额拢共就这么些,僧多粥少,各大大小小的世家绞尽脑汁地思索怎么才能多分一杯羹。借虞疆之事把颖国公合情合理地送走了,空下来的副考官名额,旁人就能争一争了。
朝中臣子们十有八九都是这想头,风雨前夕太过平静,以至于谁也没有瞧出底下悄然汇聚的暗流——皇帝这时候将自己的股肱派出去,为的可不是白白送出一个名额。
楚珩微侧眸看了苏朗一眼,颖国公膝下两个嫡子,长子苏照身体不好,生来羸弱,多疾多病;次子苏朗才是颖海真正的未来。而苏朗就在天子近卫营,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六七岁的时候就到了帝都,算是太子伴读,自小和皇帝一起长大,情分有,保证……也有。
事情禀完,苏朗告退离开,待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凌烨倾身过去拽住楚珩的手将他拉到榻上,抱住了什么也不说,先亲了两口。
↑返回顶部↑
正月廿四上午,送走了穆熙云和叶书离,楚珩回了九重阙。
到武英殿销过假,领了御前当值的符牌,楚珩往靖章宫去。想来是年前太庙陪祀加上这段时间穆熙云在京的缘故,宫里宫外的人都知道了御前侍墨身后有强大的倚仗,不能再跟以前一样轻视了,这一路上主动跟楚珩打招呼的人倒是多了起来。
到敬诚殿的时候正是午时初,楚珩进去内书房,见苏朗也在,正在跟凌烨说话。
于是楚珩上前准备行礼请安。
凌烨倚在南明窗下的坐榻上,抬起眸帘扫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地说:“免了,赐座,朕等会儿有话问你。”
楚珩道是,挨着苏朗在旁边的圆凳上坐下了。
略听了两耳朵,苏朗应是在跟皇帝聊颖海苏氏门下的行卷,他来了有一会儿了,说说笑笑没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尾声。
临了,皇帝说:“放你几天假,不用来回往宫里跑了,回家多陪陪你父亲,等出了正月,他就要动身去西北了,这一趟没个一两年难能回来。”
苏朗谢恩应是。
颖国公苏阙往靖庆二州督察抚军,接管一应虞疆事宜,正月二十大朝会上公议定下此事后,昨晚下发明旨,算是尘埃落定了。
颖国公苏阙是个纯臣,功高望重,他不像老镇国公那样善武输文,苏阙用兵骁勇精准,难得还文采斐然,以他的声望,若人在朝中,恩科副考官保不齐就有他一个。主副同考官的名额拢共就这么些,僧多粥少,各大大小小的世家绞尽脑汁地思索怎么才能多分一杯羹。借虞疆之事把颖国公合情合理地送走了,空下来的副考官名额,旁人就能争一争了。
朝中臣子们十有八九都是这想头,风雨前夕太过平静,以至于谁也没有瞧出底下悄然汇聚的暗流——皇帝这时候将自己的股肱派出去,为的可不是白白送出一个名额。
楚珩微侧眸看了苏朗一眼,颖国公膝下两个嫡子,长子苏照身体不好,生来羸弱,多疾多病;次子苏朗才是颖海真正的未来。而苏朗就在天子近卫营,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他六七岁的时候就到了帝都,算是太子伴读,自小和皇帝一起长大,情分有,保证……也有。
事情禀完,苏朗告退离开,待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外,凌烨倾身过去拽住楚珩的手将他拉到榻上,抱住了什么也不说,先亲了两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