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7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盯着吧,荀延这次弄不好是要吃个暗亏。”时知虽然一点也不同情荀渣男,但她也不想郑濂占便宜。

  操心完荀延家的破事儿,时知的心思又转到了自己家的正事儿上。

  四郎和谢六娘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她这个当堂姐的似乎得回趟东武城表示一下,尤其是现在这个环境,所有人都盯着六娘的肚子,她就更得回去一趟让大家安心。

  不过回去之前她得把“义学”的事计划落实下去。

  这些义学平日只上半天课,收的学生都是想上学却没条件上的孩童或者少年,上课内容也只是简单的识字和算数,哪怕是童生也可以担任教学。

  其实“义学”真要组织并不难,难在怎么顺利招到学生,大多数穷苦百姓是没有什么意识要孩子读书识字的,毕竟真正供出一个读书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义学”虽然免费,可很多人觉得让孩子去不过是耽误干活的功夫,所以除了少数有些见识和想法的,大多还是不感兴趣。

  时知也不着急,现在她人手不够,招多了孩子也教不过来,等教学人手充足了她总有办法让大家见到识字的好处,到时候那些百姓只会抢着送人过来。

  因为教课的老师人手严重不足,同时也为了节省成本,时知这两天想出个办法,给之前她成立的“助学金”申请条件加一条。学子在接受资助的期间,必须要到他们当地新建的“义学”进行授课,每年上最少满六十节。

  崔氏的“义学”还处在“试点”阶段,桐州最近郡县乡镇都陆陆续续接到通知,要求也不高,提供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任课先生除了这些申请资助的学子,还有一些是下放基层锻炼的崔氏子弟和学员,另外就是招募的“义工”。

  第117章  二更

  四郎的长子是腊八节的清晨出生,崔氏为庆祝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布施三日,满月酒更是广邀宾客,场面很是隆重。

  满月后的小家伙长得很白嫩,因为天冷所以也没抱出来给宾客看,只些亲近的女眷在四郎夫妇住的院子里看了看。

  刚出月子的谢六娘有些圆润,眉宇间还可以看出稚嫩,今日不过是强打着样子装老练应付宾客。

  时知应酬完前面的宾客才过来,她到时女眷差不多跟着崔静海的妻子王氏去宴客厅了,此刻只剩还不太能出屋的谢六娘在逗孩子玩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