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41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内服她却没有把握,这会儿条件艰苦,检测精准效果和副作用都非常困难,她定的标准就只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减少剂量服用。

  但基于这个灵感,时知开始教授擅长医药的学员学习怎么把部分草药做成药粉,这样可以提高用药时的效果,等他们成熟起来中草药成分的药物或许可以成规模生产。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皇长子大婚如期举行,小祖房期待成空熙兴帝到底还是没弄个“双喜临门”册封太子,清河从长安的探子那里得到了份宾客名单,崔氏除了大祖房没有派嫡脉子弟去参加,其他几房都派去了嫡脉代表去了。

  崔教授表示那这也没办法,大祖房嫡脉人丁稀少,他是一家之主已然老迈,总不能让时知这个未成年的女郎千里迢迢跑去长安吧?

  不过人不去礼却很看的过去,时知送了两瓶精油、两套玉器还有几匣子古玩给新娘子添妆,这名义上还是她侄女呢。

  自打这桩婚事定了,时知就很同情那个女孩儿,年纪小小就要被家族送出去搏前程,大良如今风雨飘摇,小祖房或许还有一份生机,可那个女孩子以后怕是没有退路的。

  其实要是皇长子没被册封还好,到底是大统名分未定,可要是真被册封为太子了而大良真又到了不保的那一日,那身为太子妃的崔氏女,她的家族不会是她的退路反而只会是她的催命符。

  新的王朝建立不需要一个前朝太子妃还活着,一个野心勃勃的世家也不会允许有这样一个“拖累”。

  看着信中探子传回来的婚礼规格如何盛大,崔氏小祖房的嫁妆多么丰厚,整个长安如同过节一般的庆祝活动,时知心里叹息,这也许是这个王朝最后的盛歌了。

  清河对于这场婚礼也只是感叹一下,纷乱的局势自保已是难得,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的命运选择。

  七月过了就要准备秋收,今年春天清河干旱导致夏收减产,这会儿秋收的粮食就更重要了,崔教授已经住到庄子上巡视去了。

  崔教授在秋天棉花丰收后就找来工匠研究棉线纺织的事,这棉花如今还是用来御寒没有正式用来织布。

  这会儿的织机都是纺织麻和丝,但棉花的产量很少就没用来织布,先前时知去看过这会儿的纺线车效率很低,前几年棉花种植还不成规模这个问题就一直没考虑。

  可他想以后大规模推广,那就得把棉花的作用增多,这纺线车就得改良弄出来,时知原本要接过这件事,可崔教授觉得孙女操心的太多了,正好秋收后他就闲了下来,这会儿刚好有功夫带着工匠去实验。

  不说孙女那边儿事儿太多就论“经验”也是他丰富,他对纺线车的记忆来自童年他的母亲而时知来自历史课本,怎么看也是他更适合主持这个工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