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39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海一次往返大约要在船上住七八个月,人长时间不吃菜蔬会得病。”时知没办法跟大家解释维生素之类的,但派出去打听的消息就是很多水手的确已经出现有患坏血病的了。

  王钊想了想他们家的船工,似乎是有人禀报说得病了几个:“不想阿蓁还精通医理。”

  王钊没有想让王氏海船照着崔氏的弄出什么种植区,海运之利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每年都要给太原交账,自从出现那神秘的精油和琉璃卖家,这项货轻利厚的生意就不好做了,海船的空间能多装货就多装货。

  时知也并不强行安利这个,哪怕所有人都相信她说的,可他们眼里一个水手的健康甚至性命大概都比不上十几贯钱,除非大规模爆发疾病影响海运正常行驶,他们是不会听的。

  这次出海的目的地是婆娑国和琉夜国,那里生产香料和玛瑙、玉石,大良一直用瓷器和丝绸跟他们交换这些东西,但时知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从出海的人那里打听到琉夜国还盛产金刚石,只不过大良贵族更喜玉石和玛瑙,所以很久都没人运回来了。

  如今切割技术落后,这种宝石不容易做饰品,但时知听到后立刻就动心了,她想要做切割玻璃的刀很久了,只不过市面金刚石稀少,崔氏几块珍藏的都太大,她也没那个技术给切了,这次倒是可以运回一些回来捣鼓一下。

  时知除了培训水手,还在出海名单里放了两名学员,这次出海他们要负责把所见所闻的记录下来,风土人情、气候变化、疆域分布、植被分布都要记录,同时还要负责收集各种种子。

  以后每次出海时知都会派人做这项工作,相信以后总会有份完整的“世界地图”成型。

  海船交付时,崔氏翻车也已经把所有关键零件的技术给了豪族,王氏是最先得到这项技术的,所以王氏名下的田地是最早出现这种巨型翻车的。

  这翻车在桐州算是出名,但在江南除了达官显贵知道的并不多,此时王氏建成翻车,很多人都跑来看热闹,等听说一架翻车能灌溉五百亩田田地,很多老农都跪在地上祈福大哭。

  一时间“崔氏翻车”的神奇传遍了江南各地,其实就连王钊在此前也没见过这翻车,他派出去的人给他形容甚至画了图回来,可都不去自己亲眼看到时来的震撼。

  此刻他真的无比确定,这东西的出现一定会让崔氏青史留名,这简直就是农事的“神器”。

  王氏翻车第一批落成,很多文人雅士也都跑去看了,宁江书院甚至由老师带着所有学生一起去看了,回来还留了作业。

  郑二十一郎看着崔氏翻车同样震撼,但他此刻更加明白祖父让他来江南的用心了,这天下能人异士多的很,总待在荥阳他是没办法成长的。

  不过这次崔氏和王氏结成同盟,倒是让他有机会了解一下崔氏大祖房的灶女了,这几年清河一直很安静,与外界来往也不多,那次见到他家女郎似乎也能成个人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