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3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比她想的更没有下限且更“灵活”,世家与豪族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当利益有分歧时自然敌对,可当利益一致时他们一起“合作”似乎也不是难事。

  但这种“合作”显然是短暂又脆弱的,所以时知并没有多担心,在她选择把设计图优先卖给豪族时,所有合作一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时知担心的是王钊,江南她是外来客又住在王家,王钊要是真打算做些什么,她还真没把握全身而退。

  崔氏内部不太平,王氏如今分南北大概也不是什么消停地方,时知对于王氏家族的矛盾无意掺合太多,所以决定“直取”。

  化被动为主动,将王钊拉到她的船上,崔氏和王氏又不是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时知腻歪王家的做法,可她如今身在局中的人又哪里能随性而为。

  只不过翻车这事儿最后不但顺利解决,崔氏和王钊还达成了“联盟”,王家家主怕是要头疼死了。

  传言几十年前曾有高人给王氏卜过一卦,王氏在南方当兴,所以当时王氏家主也就是王钊的祖父才让族人逐渐南迁。

  这是王氏对外的说法,但知道小说背景的时知猜测王氏的那位家主肯定是位极具战略眼光的人,他显然是看出大良已成颓势,而晋州自古和冀州一样都不是太平的地方所以才做出这个决策。

  王氏已分南北,可这不像是崔氏六房那样“树大分枝”自然而然分的,它是强行分裂的,“催熟”的果子总会有些问题。

  太原宗家对南方族人的控制一日不如一日,这才把王钊派过来。

  王钊来了后做的也的确很好,很快就把江南的家族势力控制在了手里,帮着王家嫡脉再次有力的掌控住了江南的力量。

  一个问题解决另一个危机又种下了,王钊能力突出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因为他是嫡次子!

  他的兄长王刻才是宗子,按理来说王氏大部分资源都要他继承,可如今家族势力一半在江南,做为宗子王刻很早就去了长安经营,一旦他们父亲去世那么江南这块儿怎么办?

  王钊会乖乖把手里的权力送回去吗?答案不言而喻。

  王家家主显然一直在和稀泥,手心手背都是肉,王氏分南北是注定了,可他的大儿子显然是不愿意把这里分给弟弟的,尤其是这几年北方越发动荡,江南的势力就更重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