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2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说西边因为涌入的流民太多已经出现上万流民冻死、饿死的事情了,如今清河的安置点能挺这么久,全赖有时知和崔教授把大祖房这棵大树强按着去支撑而已。

  时知不懂军事,可她却看得明白,只要朝廷把冀州周围几方驻军有效整合起来,这场战乱只怕早已经平息,甚至出几套招降的策略分化叛军内部,也不至于把仗打成这样。

  同时时知明白,她这个门外汉都能看明白的事,朝廷里的文武官员怎么会看不出来?

  怕只怕到如今朝堂的党争仍旧不断,如果他们眼里看到的这一场“必胜”的战争所带来的东西,不是生灵涂炭而是“利益分配”,那么这场仗也许还要再进行一段时间……

  如果真是这样,时知只能送他们一句:短视无耻,自取灭亡!

  年关将近,崔玉烟终于到达了清河的,他这次没带家眷,冀州内乱崔教授写信给他父亲时就写明了关系厉害,清河郡都尉这个官职并没那么好做。

  但崔玉烟还是很痛快的接了这个职位,入了军队就是每日在刀尖上挣前程的命运,大伯父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没有不接着的道理。

  第34章 .种子高产作物背后的危机

  清河郡是崔氏大祖房的根基,崔玉烟回这里比在越州更有意义,三老爷的意思也是让他回来,他的身份在所有世家里都是尴尬的,但清河都尉这个职位却能让他在族里挺直一些腰板儿。

  崔玉烟到清河后办完上任手续后, 第一时间到了家主府拜访,他是家主的亲侄子回来拜见理所应当。

  见到崔教授后崔玉烟第一时间行礼磕头,“侄儿见过伯父。”

  崔教授记忆里崔家主只在十几年前见过崔玉烟,这也是他和时知第一次见到原身真正意义上血缘关系近的亲戚。

  崔教授亲自把人扶起来入座:

  “一家人不用这么多虚礼。”

  接着是时知给堂叔父行礼,崔玉烟性子很直爽,关心问候了几句接着给了时知一匣子珍珠做见面礼,越州产好珠,这应该是他夫人准备的表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