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种田] 第192节(4 / 7)
名单之中,两所学院分别在内外城,其他的私塾都在外郊。
新帝重开科考,这对于天下所有人有志之士都是天大的喜讯,原来读书的人更加努力,无数人拿起了纸笔和书本,京城各地方的书院都快被人给撑满了,私塾便应运而生。
大梁读书人是不限制考地的,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到任何地方读书考试,京城则成了首选之地。
因为这里有“六学三馆”,有最好的学士和学生,在京城能学到比别处更多的东西,也能结识到更多的友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学子涌来京城。
京城外郊的庄园变成了一个个私塾,吸引着各地来的读书人。
至于为啥不在城里,那是因为内城外城的地价贵,不管是租还是买都不便宜,与其在里头挤,当然不如去外头更宽敞。
李青文他们到京城几天后,苏树清终于忙完了,坐着马车一路睡过来。
原本他下车还有些惺忪,但进了食肆,里面坐的满当当的人一嚷吵,人立刻就清醒了,抖擞精神,上了食肆的二楼。
二楼靠近睡觉的屋子,单独隔出来一个房间,苏树清坐下后,热腾腾的羊骨头就端了上来,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坐下,看了李青文放在桌上的纸,一边啃羊骨头,一边道:“紫云书院和万府书院不要去了,最近又走了不少有名的夫子,大都去了外头的私塾……”
所有人来京城读书,都是想好好学习,书本都是一样的,地方好与坏也没有甚大碍,选哪里当然是看夫子的名字,所以,私塾到各个书院重金挖人。
李青文点点头,这俩书院他都去过了,人满为患,他去的晚些了,学院里头住宿的地方没了,这俩地方离紫藤巷子还不近,他不太想在学院外面租房子住,太麻烦了。
李青卓也道:“月北私塾还行,虽然今年才建,但里面教书的都是有名望的。”
这个李青文虽然没去过,但是听人提起过,听说那里房子还没盖起来,到现在都在住茅草房……
前世读书的时候,李青文在小镇上,没有甚择校的苦恼,反倒是到了这里,体验到了从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挺新奇。
李青宏把切好的肉和菜端过来,也坐下一同吃,“仔儿不急,再好好看看,以后也许还有新的私塾要开,后面的不一定不好。”
↑返回顶部↑
新帝重开科考,这对于天下所有人有志之士都是天大的喜讯,原来读书的人更加努力,无数人拿起了纸笔和书本,京城各地方的书院都快被人给撑满了,私塾便应运而生。
大梁读书人是不限制考地的,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到任何地方读书考试,京城则成了首选之地。
因为这里有“六学三馆”,有最好的学士和学生,在京城能学到比别处更多的东西,也能结识到更多的友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学子涌来京城。
京城外郊的庄园变成了一个个私塾,吸引着各地来的读书人。
至于为啥不在城里,那是因为内城外城的地价贵,不管是租还是买都不便宜,与其在里头挤,当然不如去外头更宽敞。
李青文他们到京城几天后,苏树清终于忙完了,坐着马车一路睡过来。
原本他下车还有些惺忪,但进了食肆,里面坐的满当当的人一嚷吵,人立刻就清醒了,抖擞精神,上了食肆的二楼。
二楼靠近睡觉的屋子,单独隔出来一个房间,苏树清坐下后,热腾腾的羊骨头就端了上来,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坐下,看了李青文放在桌上的纸,一边啃羊骨头,一边道:“紫云书院和万府书院不要去了,最近又走了不少有名的夫子,大都去了外头的私塾……”
所有人来京城读书,都是想好好学习,书本都是一样的,地方好与坏也没有甚大碍,选哪里当然是看夫子的名字,所以,私塾到各个书院重金挖人。
李青文点点头,这俩书院他都去过了,人满为患,他去的晚些了,学院里头住宿的地方没了,这俩地方离紫藤巷子还不近,他不太想在学院外面租房子住,太麻烦了。
李青卓也道:“月北私塾还行,虽然今年才建,但里面教书的都是有名望的。”
这个李青文虽然没去过,但是听人提起过,听说那里房子还没盖起来,到现在都在住茅草房……
前世读书的时候,李青文在小镇上,没有甚择校的苦恼,反倒是到了这里,体验到了从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挺新奇。
李青宏把切好的肉和菜端过来,也坐下一同吃,“仔儿不急,再好好看看,以后也许还有新的私塾要开,后面的不一定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