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艳宦 第72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却悄悄攥紧了。

  戚卓容:“那我们回去。”

  裴祯元说:“不,朕要再站一会儿。”

  喧闹的焰火渐渐停息了,琼花下得越发磅礴厚重。

  在这十六岁的第一个雪夜,裴祯元听到了自己胸腔里心脏跳动的声音。

  怦怦,怦怦,怦怦。

  -

  元月过后,户部刘尚书率先上书,奏请改革吏治。他的奏折直接越过了内阁,直达皇帝案头。因此当裴祯元轻描淡写地在早朝上宣知此事,并且决定推行之时,不仅是其他大臣,连内阁众臣都为之震动。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哪是什么刘尚书奏请,分明就是裴祯元自己想改,借刘尚书之口说出来罢了。刘尚书在奏折里哭穷,说户部没钱,都是因为地方官员管理疏漏太多,这才导致国库空虚。他例举了种种吏治改革举措,大刀阔斧得令人震惊,都不仅仅是严苛二字可以概括,甚至都像是连他自己本人都要逼死的程度。

  而裴祯元竟然还要推行,这分明就是不给人活路啊!

  一时间朝野沸腾,纷纷劝陛下谨慎考虑。

  但显然陛下心意已决,是非做不可的了,竟然出动了东厂,抓了几个反对得最厉害的大臣关进了诏狱,虽然只关了一夜,什么都没干,第二天就放人回了家,但任谁对着那些奇怪刑具都会心惊胆寒,再也不敢上谏。

  自从十二岁那年裴祯元亲手除掉了陈家开始,朝中便再也没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的陛下。但这么多年来,东厂虽然有酷悍之名,但其实只抓作奸犯科与确凿有作奸犯科之意的人,意在敲山震虎。对于对新令有异议的大臣,裴祯元向来以理服人,从来没有直接用过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显然,去年微服私访顺宁府的经历严重触怒了他,以至于这么多个月来,全在计划改吏治之事。

  与众臣僵持了半个月,吏部庞侍郎又上奏一封,委婉地提了些改制看法,并对裴祯元提议,此事事关重大,不仅是京中之事,更对地方吏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各地情况不一,不如先在某地试点,总结经验,再在全国推行。

  裴祯元考虑了一下,同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