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秋波 第41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安王性格较为温和,耳根子软,容易被人拿捏;顺王游戏人间,不务正业;晋王是四人中最好的,勤勤勉勉安分守己,可惜天赋不高。

  排除被人当靶子推出来的赵王,便只剩下安王,顺王,晋王。

  再查下去,线索越来越明朗。

  别说这三王愿不愿意配合,裴劭半点不怕得罪人,一声令下,禁军包围三座王府。

  许多人求上国公府的大门,国公府大门紧闭。

  这势头,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朝臣不由心惊胆战,这位国公爷,做事极不留余地,不说叛党是否真是三王之中一人,那要是未来皇位,落在这三王里任何一人身上,他可如何是好。

  裴劭不是不明白,只是,到他这个高位,无暇顾虑,无需顾虑。

  该不安的,是那三位王爷才对。

  不多几日,细作终于还是招了,他说他是晋王手下的。

  但此事未完,细作心性坚定,也可能胡乱指认,裴劭叫人抄送三份文书,分别送去安顺晋王府,各自写明细作把他们指认出来。

  三王府的反应,极为有趣。

  晋王是哭着伸冤,以头抢地,顺王是苦笑几番,又言忠心,没认罪也没狡辩。

  安王府惶恐不安,年四十余岁的安王,面容枯槁,他对着皇宫,深深一拜,下一刻猛地起身,就要撞柱而亡,要不是安王妃拉得快,这反应,似乎也就落实罪名了。

  然而,安王的反应,和细作指认的“晋王”,却是毫不相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