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知心 第68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太后早知孔家人不好应付,却没想到连个她并不放在眼里的孔家二房之女也敢在她面前如此硬气。太后娘娘恨的牙痒痒, 可孔顺姝说的句句在理,竟是连点儿把柄都没法拿住。

  等虞枝心知晓这场争执已是两个时辰之后的事了。皇后娘娘憋着一股气, 心里却越发清醒的可怕:她可以与太后据理力争, 却决不能赌气对太后失了“孝道”, 只要陛下和朝臣知道她从未忤逆过太后这长辈,太后也没法儿借题发挥对她这皇后做出什么不合理的判决来。

  无非是言语间刁难贬低,或是巧立名目折腾劳累她罢了。孔顺姝算不上极聪明, 可孔家人的坚韧隐忍并自小习得的品性格局到底是融入血液中,非但没落入太后的全套, 反而磨砺的愈发大气起来。

  太后见奈何不了皇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边继续给皇后找麻烦,一边派人往外头散播流言,道宫中起火乃是天降警示,便是因皇后德行有失当不得后宫之主,理应送入皇寺清洗罪孽方能不被宫中龙气反噬。

  虞枝心在延寿宫里听的如何目瞪口呆且不说,皇帝陛下在前朝都快忍不了了。他本意让太后先得意几日,免得太后在皇寺里修行好几年且平平安安,结果一回宫就“病逝”了,岂不是反要落人口实。

  谁知道皇太后会如此锲而不舍的给他添堵,非但让皇后的日子不好过,一时间宫里宫外的流言蜚语吵的他亦是头疼不已。毕竟四相对皇后之位本有觊觎之心,若不是他动作快扶了孔顺姝上位,还不知道这会儿后宫得跟谁姓。往日皇后做的虽不说多好,但也不偏不倚让人挑不出刺来,又有龙凤胎的祥瑞在宫里镇着,四相且找不出借口攻讦皇后。这回有了太后送上门的理由,他们才不管事实如何,只管先把皇后拖下水,再想方设法把自家养出来的姑娘塞进宫去。

  皇帝能拒了孙家的两位小姐,难不成会对四相选中的闺秀另眼相看么?四相且比太后更阴险狡诈的多了去了!孙太后塞女人进来是为了给孙家争取权柄,四相想的怕不是养着陛下的子嗣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这却是陛下一直以来的偏颇。或许当初孔太傅能做一做这种打算,如今四相相互牵制,谁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找陛下的晦气。便是其中权势最盛的沈相都须得与陛下精诚合作维持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哪里会傻到以为扶一个傀儡小皇帝上台就能当第二个孔太傅?

  陛下对权臣早有忌惮,习惯以最坏的结果揣摩猜测并时时提防,是以这一回,他对太后突然发难给了四相插手后宫的机会更加不满,下定决心要煞一煞太后的气焰。

  虞枝心低调的在延寿宫里听着太后差遣,如一个局外人一般看着皇后的变化,偶尔听着陛下心中决断,却是再不敢出手做什么小动作了。天知道她事先安排揭穿谢宝林小产之事就是想太后不能一直拘着她和皇后在延寿宫里住着,总得让她们回去担起各自的职责,哪里想到事态会失控到太后与皇后彻底杠上,甚至一直延续到朝堂上去?

  她却不知她虽不想找事儿,皇太后可没想着放过她。在孙太后看来,慧贵妃虽不如皇后“冥顽不灵”,但耍小聪明偷奸耍滑避重就轻倒是一把好手。本以为有她在两人之间离间挑拨差别对待,皇后和贵妃总要生出龃龉,她便好趁机收服其中一个。没想到皇后顽固归顽固,还真就对慧贵妃信任有加,一点儿没有迁怒到慧贵妃身上的迹象。

  既然皇后已是死不悔改,慧贵妃又不肯效忠,太后便唯有栽培新人取而代之。实则她自陛下否了孙家女入宫后就退而求其次的准备在宫中妃嫔小主里挑选一二培养成心腹,甚至白嫔和陈宝林都是她正暗中考察的对象。谁知明纯宫的一场大火彻底让她的布局彻底变作徒劳,她又岂能不因此气恼?

  至于其她人——太后在心中默默计算:皇后和贵妃自来了延寿宫侍疾便在敬事房撤了绿头牌子,这段时间陛下多招幸了魏贵人和韩贵人侍寝。这两人早就投靠了慧贵妃,甚至她们正是因为投靠慧贵妃才会得陛下几分另眼相看,自是不愿冒险背叛贵妃。

  再往后就是张丨宝林和姜宝林,合起来与两位贵人的恩宠差不多,也算是近日里春风得意的。只是太后嫌她们出身不高位份太低,并不肯纡尊降贵的亲自开口收服她们,谁知她们竟就装聋作哑,明面上对太后敬畏有加,背地里却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太后怄的不行,索性连召见都不再召见她们了。至于什么采女选侍之类更不在太后的选择之中,这些品级最低的小主能有个什么用?脸面还比不过乾元宫里伺候陛下起居的宫女子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