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婧叹了口气:“《纸牌屋》带来的效应太明显了!”

  “陈姨,这么跟你说吧,我是奈飞最大的个人股东,《纸牌屋》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奈飞押注成功,跟大数据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奈飞第一部原创剧集并不是《纸牌屋》,而是《利勒哈默尔》,只不过这个剧集没法跟大数据扯上关系,所以,被刻意忽略了……”

  《纸牌屋》能成,主要源于它的故事形态、编剧的高超以及导演的能力,这些都不是用数据做得出来的。

  国内一堆媒体为什么热炒大数据这个概念?

  高级呗!

  第一百九十九章 探班

  《纸牌屋》取得成功后,大洋彼岸,一篇翻译过来的公关稿成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至宝。

  每每行业开会,必大谈阔论“大数据”。

  事实上,奈飞的成功跟大数据没有太大关系,最主要是爆看模式还有《纸牌屋》本身的质量!

  起初,《纸牌屋》制作团队没准备放在奈飞独播,只是想卖一下网络版权,但是奈飞提出了自己来投资制作的想法,并且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比如不用试播便一次性定制两季,总预算超过1亿美金,制作团队可以保有最终剪辑权等等。

  优渥的条件打动了大卫芬奇。

  事实上,奈飞根本没法动用‘大数据’这个强有力的武器——好莱坞没有给它那么大的施展空间。

  目前奈飞所推出的原创剧集,都是来自于独立制片公司,因为五大传媒集团下面的制片公司——合计约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与集团所拥有的电视网和有限电视频道之间利益高度一致,对奈飞有一定的抵触,奈飞只能在剩下的30%里挑挑拣拣,能够挑出几个好东西就算不错了。

  “别相信大数据,电影这东西,所谓的大数据根本算不准!”

  “行,我知道了……”陈婧点头,然后道:“下个月时光传媒升主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