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2 / 5)
当事人沈林……没理他……
不是不想理,大林子已经进了剧组,这回给《狄仁杰》一个星期拍摄时间,然后宣传《盗贼们》一个礼拜,再回剧组待满两个月!
徐老怪颇有微词……
沈林也挺无奈:“我也不想总请假,这不是没办法嘛,谁能想到一个暑期档上了三部电影都是我主演的呢?”
“那电影宣传,我总不能缺席吧?”
第八十五章 短暂日常
徐老怪经历过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
就是一部戏还没开机,就开始赚钱的时代……
那个时候,只要有几个知名演员,就能通过卖片花,收到差不多相当于制作成本三分之一的定金。
那个时候的港片,不仅香港本地市场好,中国台湾省、东南亚、韩国也都是他们的天下,还能销往欧美。
从1988年开始,港片的产量剧增,增加到了一年200部300部。
院线到1992年,也增加到了大大小小20条左右,但依然有大量的港片根本就不上香港的影院,直接销往台湾、东南亚了。
最开始港片的产量是一年100部上下!
从100部增加到二三百部,但拍电影的人还是那么多。
那怎么办呢?
↑返回顶部↑
不是不想理,大林子已经进了剧组,这回给《狄仁杰》一个星期拍摄时间,然后宣传《盗贼们》一个礼拜,再回剧组待满两个月!
徐老怪颇有微词……
沈林也挺无奈:“我也不想总请假,这不是没办法嘛,谁能想到一个暑期档上了三部电影都是我主演的呢?”
“那电影宣传,我总不能缺席吧?”
第八十五章 短暂日常
徐老怪经历过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
就是一部戏还没开机,就开始赚钱的时代……
那个时候,只要有几个知名演员,就能通过卖片花,收到差不多相当于制作成本三分之一的定金。
那个时候的港片,不仅香港本地市场好,中国台湾省、东南亚、韩国也都是他们的天下,还能销往欧美。
从1988年开始,港片的产量剧增,增加到了一年200部300部。
院线到1992年,也增加到了大大小小20条左右,但依然有大量的港片根本就不上香港的影院,直接销往台湾、东南亚了。
最开始港片的产量是一年100部上下!
从100部增加到二三百部,但拍电影的人还是那么多。
那怎么办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