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是在戛纳看到《月球》的国内影评人、时光网的工作人员……

  但大部分人不相信,觉得是水军!

  呃,这么说吧,一直到2015年,还有很多人怀疑内地的3D技术,著名言论:这帮连前景背景都分不清的垃圾,我就不说了,国人的技术啊……还是好好把自己的2D的技术先搞清楚后,再来涉足3D的领域吧!

  咱们的技术并不弱的——《2012》后期转制3D就是国内接的活……

  郭凡倒是在微博解释了《月球》的3D拍摄还有后期转制的比例:“因为第一次用3D摄影机,所以,《月球》大部分镜头都是纯3D拍摄,后期专制的很少,这次练手之后,我们也有经验了,之后肯定会增加后期转制的比例!”

  “大部分CG建模如果开始时候就做好转制3D的准备工作,效果不会比纯3D拍摄差到哪。”

  “《月球》对我来说,最大的骄傲是锻炼了多达700人的特效团队!”

  ……

  沈林接受《综艺》采访。

  问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想讨论这个,他回答:“没有,我们是为了试验3D效果,搭建了太空舱,那总得编个故事吧?”

  “最开始的想法是整个恐怖色彩的作品,你想啊,我一个人在太空舱,三年时间,唯一陪伴我的只有一个机器人!”

  “但拍到一半觉得没意思,因为你没法解释女人从哪来的……”

  “中国古代有精怪的传说,但这类故事一般都发生在荒郊野岭,如果月球上出现精怪,我想我应该是不能接受的。”

  “然后我们讨论了可不可以转向记忆移植这类东西……后续的故事就此诞生!”

  “为什么要转移到这类故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