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十三章 惊讶了

  沈林都能看出来,《青红》的矛盾挣扎地方——最开始明显奔着商业化改编的路子,镜头、特写给人一种巨大的张力,但后来这种张力突然消失了,虽然通过镜头、特写、光线往回找补了一点,但剧情还是有点弱了。

  为什么会消失?

  因为没有时间重新做剧本!

  而且如果纯粹的商业叙事,《青红》很难入围戛纳。

  所以,之后有大量凝固镜头包括侯晓贤式的空镜头。

  映后发布会,果然有记者问了这个问题,宁昊回答得很干脆:“我接手的时候,只有三天的筹备期,没有时间细细打磨。”

  “所以,我说《青红》拿不拿奖,跟我关系不大;”

  沈林更光棍,晚些时候,接受华语媒体采访,说了:“其实《青红》这类电影很对西方电影节的胃口……涉及到了三线建设,我们最开始想奔着纯粹的商业化叙事,淡化掉这个历史背景,但没有这个背景,就没法入围戛纳……”

  “人家看重的就是这个背景,你虚化掉,就没法参赛了!”

  “投资方为了《青红》投了400万,不可能让他们亏本吧,那就只能改一下,用一些常用的镜头穿插其中。”

  “确实,有点拧巴,但《青红》是最后一次,我们之后再也不会做类似的电影了。”

  “拿奖?”沈林犹豫了一下:“我们私底下分析过,能拿大奖的题材……关注三峡移民的电影还有关注计划生育的电影,这俩种类型只要不是特别差劲,铁定给你奖,没准还是大奖,三线建设差了一点……”

  “你想入围戛纳,就得按照它的风格拍摄,纯粹的商业片肯定不受欢迎;”

  采访他的是《南方周末》的袁雷,直接问他:“你是在讽刺第六代导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