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被娇养 第36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人都走远了,那个妇女又偷偷走了过来,特别不好意思地对苏净禾说:“同志,真的对不起,我先前误会你了,主要是咱们馆里经常有些不爱惜书的年轻人过来,又撕又偷的……我就……”

  又从兜里掏出了一把大白兔奶糖:“给你吃,就当大姐给你道歉的!”

  苏净禾拿了两颗,示意自己没有放在心上,问:“刚刚那个苏厅是?”

  “是省厅下来的大领导,听说他父亲是老军人了,大渡河的时候头一波往前冲的,后来被下放来咱们镇上,前几年才平反,临终前把家里藏书都捐给图书馆了。”

  又指着那一部百科全书:“我就是想着老先生的赠书,不能给外头人瞎霍霍了,刚刚一下子脾气上来,就做了错事。”

  她看苏净禾没有跟自己搭话的意思,讪讪走了。

  这件事情对苏净禾来说,不过是一个插曲,她花了大半天功夫,把所有能找到的黄色天然染料信息都抄了下来,全没有眼熟的,本来想着拿回去再问一下各个公社的骨干。

  谁知就在她合上书的一瞬间,忽然看到无意间翻开的一页纸上有几张照片。

  这一套全书不知道是哪个国外出版社的重点出版物,不但印刷精美,用的还都是铜版纸,虽然放了很多年,但是一点都没有影响阅读。

  那一页介绍的是一种叫做“gardenia ja□□inoides ellis”的树,中文译名叫黄栀,又叫山栀子,这种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有两种品种,一种用来做药材,另一种在古代是黄栀色颜料的原料,起作用的成分是它的果实。

  这种果树开花结果都在夏秋两季,如果气候温暖,会持续得久一点,果实苦涩,但是作为黄色染料颜色鲜亮,在古代的时候染出来的布料都作为贡品敬献给天子,后来才因为工序太过复杂,造价过高,就被慢慢淘汰了。

  苏净禾看着书上的图案,越瞧就越觉得眼熟,又去对照从刘厂长那抄下来的原料名,在很后面的地方找到了“黄栀”两个字,但是后面被打了个大大的叉,写着“冬天不结果”。

  她端详着黄栀花、黄栀果的照片良久,又对照着书上描述的香味、形状,福至心灵,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第49章 喜气洋洋

  那应 * 该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苏净禾记得自己跟二哥刚到小尾村,没多久就被大伯父大伯娘撵了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