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第一仵作 第379节(2 / 7)
叶白汀和申姜一起,将所有北镇抚司查到的证据,一一列在案前:“诸位请看——这是锦衣卫多方走访排查,寻到的口供,十三年前,看似过去太久,可有些人在闹市自身经历,记忆深刻,断断忘不了。”
众人一看,当时街上怎么乱,田家什么反应,城门守卫和五城兵马司怎么处理的,田家那纨绔子弟在臭骂谁,叫嚣什么,那两个让人眼前一亮,恣意潇洒的少年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因何匆忙离开,甚至离开前还顺手救下了一个百姓……包括瓦剌人的动静,当年不好查,但现在指挥使就是安将军本人,边关有路子有人手,竟把当年的瓦剌人,印有官印的官银下落,都查出来了!
所有一切,清清楚楚。
宇安帝看向叶白汀,眸有愧疚:“朕对不住你家。当夜昏沉不醒,全靠姑母和你父亲筹谋一切,舍了官银对付瓦剌贼子,才保下这条性命,却连你父模样都未看清,多年以后,又让他因此事被三皇子坑害。”
叶白汀已知过往,父亲的心境和选择,天子的无奈和错过,长公主事后没撑下去,仇疑青也因伤失忆,一切只不过是命运使然,太多太多巧合,怪不得受害人,所有一切的罪魁祸首,做错了事的人,是三皇子和瓦剌人!
他敛袖行礼:“为君分忧,是我父之幸,他当日心中的抉择和坚守,并非为了皇上的感恩和歉意,所行一切,不过是想为大昭留一二火种,期盼大昭能有个光明未来。”
叶白汀微笑:“其实那夜,我就睡在父亲的马车上,那夜的事,父亲从未和任何人讲过,但我猜,他最初的感动决定,是因为长公主的一句话,长公主说——平生无憾,亦再无求,只盼儿子健康平安。”
这话百姓们不懂,宇安帝却不会不懂,仇疑青也不会不懂。
当时长公主无故下山,算是抗旨,不可能说出自己名姓,求叶君昂帮忙,嘴里的儿子也不可能是当时离开,引敌它处的仇疑青,她背上背着的,只有宇安帝。
她当时一片慈母之心,叶君昂也是才哄着小儿子玩了大半天雪,慈父之心柔软,怎会没共鸣?
宇安帝闭了闭眼:“若你父只记得官银,只记得任务,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事事避嫌,外事不沾身,那今日,恐也没什么安将军,指挥使,朕和大昭了。”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震颤,那绝对不可以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杀千万的‘三皇子’作乱,百姓哪还有太平日子可过!大昭能有今日,全靠当夜危机安然度过,当真来之不易!
“那一夜大雪,血光无数,朕的臣子叶君昂,不惜身背罪名,骂名,舍弃押运银,以此为诱,殚精竭虑,无数次调整方向,帮朕和姑母避开追杀;朕的姑母,身为长公主之尊,以瘦弱身躯挡在朕面前,替朕承了敌人的毒,没活过两个月;朕的安将军,指挥使,因要为朕引开贼子,归来时浑身上下没一处好肉,后脑受到的重伤,记忆受了影响,忘了很多事……甚至因为这件事的后续影响,朕和阿青屡屡遭到来自朝堂后宫的威胁陷害,危局丛生,不得不分开,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假死去往边关,以一条命博安平未来,朕回宫如履薄冰,看能不能走出一道生机……”
纵使在那个时候,在那么危险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自己性命,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坚持和信仰,他们所行所为,做的,仍然是保家护国的大义之事。
众人光是想想他们走过的路,做出过的选择,就没有办法不震撼,不拜服!
↑返回顶部↑
众人一看,当时街上怎么乱,田家什么反应,城门守卫和五城兵马司怎么处理的,田家那纨绔子弟在臭骂谁,叫嚣什么,那两个让人眼前一亮,恣意潇洒的少年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因何匆忙离开,甚至离开前还顺手救下了一个百姓……包括瓦剌人的动静,当年不好查,但现在指挥使就是安将军本人,边关有路子有人手,竟把当年的瓦剌人,印有官印的官银下落,都查出来了!
所有一切,清清楚楚。
宇安帝看向叶白汀,眸有愧疚:“朕对不住你家。当夜昏沉不醒,全靠姑母和你父亲筹谋一切,舍了官银对付瓦剌贼子,才保下这条性命,却连你父模样都未看清,多年以后,又让他因此事被三皇子坑害。”
叶白汀已知过往,父亲的心境和选择,天子的无奈和错过,长公主事后没撑下去,仇疑青也因伤失忆,一切只不过是命运使然,太多太多巧合,怪不得受害人,所有一切的罪魁祸首,做错了事的人,是三皇子和瓦剌人!
他敛袖行礼:“为君分忧,是我父之幸,他当日心中的抉择和坚守,并非为了皇上的感恩和歉意,所行一切,不过是想为大昭留一二火种,期盼大昭能有个光明未来。”
叶白汀微笑:“其实那夜,我就睡在父亲的马车上,那夜的事,父亲从未和任何人讲过,但我猜,他最初的感动决定,是因为长公主的一句话,长公主说——平生无憾,亦再无求,只盼儿子健康平安。”
这话百姓们不懂,宇安帝却不会不懂,仇疑青也不会不懂。
当时长公主无故下山,算是抗旨,不可能说出自己名姓,求叶君昂帮忙,嘴里的儿子也不可能是当时离开,引敌它处的仇疑青,她背上背着的,只有宇安帝。
她当时一片慈母之心,叶君昂也是才哄着小儿子玩了大半天雪,慈父之心柔软,怎会没共鸣?
宇安帝闭了闭眼:“若你父只记得官银,只记得任务,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事事避嫌,外事不沾身,那今日,恐也没什么安将军,指挥使,朕和大昭了。”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震颤,那绝对不可以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杀千万的‘三皇子’作乱,百姓哪还有太平日子可过!大昭能有今日,全靠当夜危机安然度过,当真来之不易!
“那一夜大雪,血光无数,朕的臣子叶君昂,不惜身背罪名,骂名,舍弃押运银,以此为诱,殚精竭虑,无数次调整方向,帮朕和姑母避开追杀;朕的姑母,身为长公主之尊,以瘦弱身躯挡在朕面前,替朕承了敌人的毒,没活过两个月;朕的安将军,指挥使,因要为朕引开贼子,归来时浑身上下没一处好肉,后脑受到的重伤,记忆受了影响,忘了很多事……甚至因为这件事的后续影响,朕和阿青屡屡遭到来自朝堂后宫的威胁陷害,危局丛生,不得不分开,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假死去往边关,以一条命博安平未来,朕回宫如履薄冰,看能不能走出一道生机……”
纵使在那个时候,在那么危险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自己性命,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坚持和信仰,他们所行所为,做的,仍然是保家护国的大义之事。
众人光是想想他们走过的路,做出过的选择,就没有办法不震撼,不拜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