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 第94节(2 / 7)
胡知县哦了一声,“陶砚家里的?”
“我记得他以前就是一个小捕快,要不是接连立功,还真的考中了秀才,又有蒲大人的面子在,我也不会将他提拔上来。”
想到这里,他有些疑惑,“他家里是只有一个寡母吧,妻族也是寻常人家,我们家小的那一块地也有八十多亩,他家里有这么多银子?”
若做半年的典史,能让陶砚攒下这样的家底,那他就得好好的琢磨琢磨了。毕竟几个月前因为查出了前任知县屈打成招的事,自己和蒲知府联名参了他一本,对方现在正焦头烂额上折子辩解呢。
但不管他怎么辩解,往后三年是没有希望升迁的了。
有前车之鉴在此,胡知县可不希望自己步他后尘,毕竟这一次自己十有八九是要升官的,若是到时候升官不成反被贬,丢脸事小,影响官途事大。
“夫君,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胡夫人道:“这个陶娘子,是个持家有道的。她刚和陶砚成亲不久,就在码头那一处开了一个供人租住的小客栈。”
“每个月也能挣个几两银子。”
“然后前两个月,她突然拿出来好多兔子皮,做成了一件件兔皮衣裳往外头卖。夫君你不是说我们女儿生辰那一日穿的那件白色斗篷很好看吗,那件斗篷就是跟陶娘子买的,花了五十两银子。”
“先头大家都以为她是从哪儿收来的,也想掺和一脚呢,但是后来才发现,她从三年前便开始养兔子了。”
胡夫人说起这事的时候,带着几分赞叹,“怪不得县城这一两年,有些酒楼总有兔子肉卖,原来都是陶娘子家里养的。她养的兔子,肉往外头卖了,然后把兔子皮攒了起来,这一两个月,怕是卖了有几百两银子。”
“以前瞧不起她是从乡下来的那些人,现在哪一个不夸她能干?”
“好笑的是,有些人家也想从乡下娶儿媳妇呢,希望自己家里也娶回来一个陶娘子。一个这么会持家的儿媳妇,出身也就无所谓了,更别说她成亲之后,还学会了读书写字,现在再看她,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是乡下出身。”
胡知县这才了然,“既然如此,那就把那块地卖给他们家吧。”
↑返回顶部↑
“我记得他以前就是一个小捕快,要不是接连立功,还真的考中了秀才,又有蒲大人的面子在,我也不会将他提拔上来。”
想到这里,他有些疑惑,“他家里是只有一个寡母吧,妻族也是寻常人家,我们家小的那一块地也有八十多亩,他家里有这么多银子?”
若做半年的典史,能让陶砚攒下这样的家底,那他就得好好的琢磨琢磨了。毕竟几个月前因为查出了前任知县屈打成招的事,自己和蒲知府联名参了他一本,对方现在正焦头烂额上折子辩解呢。
但不管他怎么辩解,往后三年是没有希望升迁的了。
有前车之鉴在此,胡知县可不希望自己步他后尘,毕竟这一次自己十有八九是要升官的,若是到时候升官不成反被贬,丢脸事小,影响官途事大。
“夫君,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胡夫人道:“这个陶娘子,是个持家有道的。她刚和陶砚成亲不久,就在码头那一处开了一个供人租住的小客栈。”
“每个月也能挣个几两银子。”
“然后前两个月,她突然拿出来好多兔子皮,做成了一件件兔皮衣裳往外头卖。夫君你不是说我们女儿生辰那一日穿的那件白色斗篷很好看吗,那件斗篷就是跟陶娘子买的,花了五十两银子。”
“先头大家都以为她是从哪儿收来的,也想掺和一脚呢,但是后来才发现,她从三年前便开始养兔子了。”
胡夫人说起这事的时候,带着几分赞叹,“怪不得县城这一两年,有些酒楼总有兔子肉卖,原来都是陶娘子家里养的。她养的兔子,肉往外头卖了,然后把兔子皮攒了起来,这一两个月,怕是卖了有几百两银子。”
“以前瞧不起她是从乡下来的那些人,现在哪一个不夸她能干?”
“好笑的是,有些人家也想从乡下娶儿媳妇呢,希望自己家里也娶回来一个陶娘子。一个这么会持家的儿媳妇,出身也就无所谓了,更别说她成亲之后,还学会了读书写字,现在再看她,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是乡下出身。”
胡知县这才了然,“既然如此,那就把那块地卖给他们家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