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285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有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那么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治疗和干预,而不是继续纠结孙立恩的诊断究竟对不对。事实上,和孙立恩长时间共事过的医生们,大多不会考虑去挑战孙立恩的诊断。无数次的事实证明,只要是孙立恩确定了的诊断,那基本上不会有第二种可能性。历史证明,孙立恩的诊断正确率高达100%。

  而第二诊断组,尤其是张智甫教授,则更希望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结果。倒不是说他们觉得孙立恩的诊断不可靠。张教授的直接目的,其实还是希望自己带领的诊断组医生们能够在这场讨论中,从孙立恩身上压榨出一点和诊断工作有关的宝贵知识。

  学习知识,尤其是压榨知识,最主要的手段和过程就是提问。而在第一组的其他医生们看来,二组的同事们的问题似乎显得有些……不够友善。有些时候的问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咄咄逼人了。

  “我还是不明白。”二十九岁的副高医生马永芳对孙立恩摇着头,“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就像我刚刚说过的那样。”孙立恩无奈的摇着头,这次的诊断他还真没怎么依靠状态栏。全面进行检查,这是孙立恩一开始就定下的基调。他充分考虑到了四院的综合能力和云鹤医院以及同协的差距,所以决定从一开始就竭尽全力。而为了安抚家属的情绪,他选择使用了甘露醇对唐敏的症状进行处理。但却没想到歪打正着,甘露醇直接加重了低信号区域的大小。

  再加上帕斯卡尔博士对于mri低信号影是“水肿”而非“占位病变”的解读,以及袁平安对文献的大量阅读,这才逐渐把嫌疑人的范围从“肿瘤、遗传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一步步缩小到了aqp4蛋白上。

  这整个诊断流程在孙立恩等当事人看来完全没有任何值得奇怪的。关系明确,事实清楚,逻辑通顺——这还能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但在马永芳等人看来……这个诊断简直就是世界上一切不可思议的合集。他们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到“aqp4蛋白表达不足”的这个跳跃。

  “aqp4蛋白抗体阴性的nmo也是有的,而且诊断起来需要和多发性硬化进行鉴别诊断……”

  “够了。”张智甫教授敲了敲桌子,然后开始批评起了自己带着的医生们,“你们看看,自己问的都是些什么蠢问题!”

  比起二组的其他医生,张教授自己倒是对孙立恩的跳跃性诊断思路挺有感触,“为什么不往nmo去鉴别?因为它就不是nmo!”

  “nmo要求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张智甫教授敲着桌子,用给不学无术的学生们上课的口吻教训道,“患者只有一个类似视神经炎的改变。她没有抗体阳性,没有脊髓炎,没有反复发作,没有横贯三节脊椎的脊髓影——那她就不是nmo!”

  “nmo的鉴别诊断只有80%左右的特异性,就算没有这些症状,也不能完全否认nmo的可能性。”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因为担心老师生气而不去追问,这才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马国芳据理力争道,“孙医生为什么就敢于排除这20%的可能性,转而去思考这种疾病会不会是完全没有被人发现过的新性疾病?”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孙立恩打断了正准备继续发作的张智甫教授。继续让老张发飙下去,他倒是能省不少事儿。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实在是让人有些感觉不舒服——再这么下去,说不定还真要被二组的医生们记恨些日子。

  “我敢于做出这种假设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相信并且确定,同协是国内最优秀的三甲医院之一。”孙立恩认真解释道,“他们有非常优秀的医生,而且我也和同协的医生合作过很多次……”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袁平安然后继续道,“nmo目前标准下的诊断特异性在80%左右,他们一定也是考虑过的。所以,在有80%左右概率排除nmo后,我才会和组里的医生们讨论其他可能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