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252节(5 / 7)
“你还用担心论文?”刘堂春“嘿嘿”笑了两声,“陈雯的病例报告下个月发,新英格兰的一篇case report,别说一个硕士毕业,这玩意都够你吃到副高了。”
论文这事儿是所有医生都绕不过去的门槛。研究生毕业要论文,博士毕业也要论文。论文根据sci分区和影响因子大小,不同区域学校和机构都有不同要求。
以宁远医学院为例,专硕毕业一般要求两篇中文核心。而学硕则要求更严,要求一篇三区或者以上。如果三区发不了,那就两篇四区以上sci,而且合计影响因子大于三分。
而孙立恩的一篇case report能上新英格兰。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区文章,影响因子70.67分。
如果这一堆影响因子能够拆分,孙立恩的一篇文章光算影响因子就足够拯救二十三名学硕于茫茫无边的苦海之中。反正刘堂春自己都没发过一区文章,而如今自己的名字即将出现在通讯作者一栏里,并且被刊登上新一期的新英格兰……说实话,老刘同志的内心五味杂陈。
表彰会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宋院长带领下的四院都不是很有心情搞表彰。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多看几个病人。不过,孙立恩还是从宋院长口中听到了两个了不得的消息。
“刘堂春升任副院长,主持和领导急诊科以及诊断中心工作。”宋院长在台上面无表情的宣布了“上级研究决定”的人事变动内容,“孙立恩任综合诊断中心诊断组副组长。”
第659章 安排
让孙立恩担任综合诊断中心诊断组副组长,这是一个听上去很了不得的名头。不过,就实际情况而言……孙立恩的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他还是急诊科的规培,还是要在工作中去综合诊断中心工作。诊断中心的诊断组目前一共五名医生,徐有容是组长,布鲁恩博士、孙立恩和周策以及袁平安都是组里的成员。帕斯卡尔博士目前主要担任诊断中心主管主任的职务,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科研项目上。一小部分时间用来出门诊,或者被请来会诊。
徐有容虽然是组长,但实际上……整个诊断组的工作模式仍然是围绕着孙立恩进行的。孙立恩接诊疑难杂症患者,孙立恩组织进行查体和病史询问,孙立恩召开讨论会议,孙立恩想出了诊断的方向,孙立恩布置治疗方案,最后孙立恩治好了病人。
这个体系运转了一年,问题也有一些。但凭借着自己的所学,以及状态栏的辅助,孙立恩一直牢牢坐在诊断组的核心位置上。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偌大的综合诊断中心,预计每日接诊的患者人数应该在几十人左右。但仅凭一个孙立恩,是绝对无法完成这么大数量诊断的。他就是个有挂的医生,也不是神仙。
徐有容等人完全可以独立接诊,但他们的诊断能力距离“诊断中心诊断组医生”还有一些差距。毕竟以前大家都是专科医生,看病诊断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些“这人的病和我以前看过的神外/肾内/神内疾病有些类似”的主观色彩。
虽然孙立恩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综合诊断中心依旧在保持正常运转,而且徐有容等人也确实在工组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进步。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综合诊断中心的诊断组需要有最少三组甚至更多的治疗诊断小组,才能让这个部门脱离孙立恩,开始独立运转。
↑返回顶部↑
论文这事儿是所有医生都绕不过去的门槛。研究生毕业要论文,博士毕业也要论文。论文根据sci分区和影响因子大小,不同区域学校和机构都有不同要求。
以宁远医学院为例,专硕毕业一般要求两篇中文核心。而学硕则要求更严,要求一篇三区或者以上。如果三区发不了,那就两篇四区以上sci,而且合计影响因子大于三分。
而孙立恩的一篇case report能上新英格兰。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区文章,影响因子70.67分。
如果这一堆影响因子能够拆分,孙立恩的一篇文章光算影响因子就足够拯救二十三名学硕于茫茫无边的苦海之中。反正刘堂春自己都没发过一区文章,而如今自己的名字即将出现在通讯作者一栏里,并且被刊登上新一期的新英格兰……说实话,老刘同志的内心五味杂陈。
表彰会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宋院长带领下的四院都不是很有心情搞表彰。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多看几个病人。不过,孙立恩还是从宋院长口中听到了两个了不得的消息。
“刘堂春升任副院长,主持和领导急诊科以及诊断中心工作。”宋院长在台上面无表情的宣布了“上级研究决定”的人事变动内容,“孙立恩任综合诊断中心诊断组副组长。”
第659章 安排
让孙立恩担任综合诊断中心诊断组副组长,这是一个听上去很了不得的名头。不过,就实际情况而言……孙立恩的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他还是急诊科的规培,还是要在工作中去综合诊断中心工作。诊断中心的诊断组目前一共五名医生,徐有容是组长,布鲁恩博士、孙立恩和周策以及袁平安都是组里的成员。帕斯卡尔博士目前主要担任诊断中心主管主任的职务,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科研项目上。一小部分时间用来出门诊,或者被请来会诊。
徐有容虽然是组长,但实际上……整个诊断组的工作模式仍然是围绕着孙立恩进行的。孙立恩接诊疑难杂症患者,孙立恩组织进行查体和病史询问,孙立恩召开讨论会议,孙立恩想出了诊断的方向,孙立恩布置治疗方案,最后孙立恩治好了病人。
这个体系运转了一年,问题也有一些。但凭借着自己的所学,以及状态栏的辅助,孙立恩一直牢牢坐在诊断组的核心位置上。
可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偌大的综合诊断中心,预计每日接诊的患者人数应该在几十人左右。但仅凭一个孙立恩,是绝对无法完成这么大数量诊断的。他就是个有挂的医生,也不是神仙。
徐有容等人完全可以独立接诊,但他们的诊断能力距离“诊断中心诊断组医生”还有一些差距。毕竟以前大家都是专科医生,看病诊断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些“这人的病和我以前看过的神外/肾内/神内疾病有些类似”的主观色彩。
虽然孙立恩离开的这段时间里,综合诊断中心依旧在保持正常运转,而且徐有容等人也确实在工组中表现出了自己的进步。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综合诊断中心的诊断组需要有最少三组甚至更多的治疗诊断小组,才能让这个部门脱离孙立恩,开始独立运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