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35节(1 / 7)
周全满面纠结,这赠与淑妃的扇子本就是凭空编出来的,他如何知道写的是什么?
迫于皇帝满含威压的视线,他只得支支吾吾地说了句:“皇上赠与淑妃娘娘,自然是情意绵长的诗词。奴才记得……是雨霖铃?还是钗头凤来着?”
太后领会了卓一川的意图,逼问道:“到底是什么?”
周全哭丧着脸,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最终游移不定地说了句:“还是……钗头凤吧。”
卓一川立刻接道:“这地上的其他‘证物’奴才从未见过,只这把扇子,是奴才入宫前,同乡女子所赠的信物。扇面上题的是一首蝶恋花,而非周公公口中的钗头凤——奴才藏匿淑妃娘娘物品的罪名,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太后忙在一旁道:“没错,这诗对不上,扇子根本就不是淑妃的!”
皇帝被他反将一军,面上却没有丝毫计划落空的懊恼,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卓一川道:“这扇子是你的东西,上面题了蝶恋花,你确定?”
卓一川忽地生出满心不安,只是眼下木已成舟,也只能勉强应了声“是”。
“这便对了。”皇帝接过那扇子,轻轻在手心里掸了掸,“既然如此,朕就不能治你私藏宫妃物品的罪名了。”
太后这才松了口气,对着皇帝语气和缓道:“今日之事,多半是场误会。一川跟了哀家三十余年,他的人品哀家信得过。”
说罢,她又转向擒住卓一川的侍卫:“还不快将人放开?”
“慢着。”皇帝突然道,“朕只说卓一川够不上秽乱宫闱之罪,可没说他是无罪之身。”
太后拧着眉头,耐着性子道:“哦?”
皇帝转向卓一川,面上浮现出个志得意满的微笑来:“卓一川,你在朕的皇宫里接连杀害素若、兰芯两条人命,这罪名你认是不认?”
***
↑返回顶部↑
迫于皇帝满含威压的视线,他只得支支吾吾地说了句:“皇上赠与淑妃娘娘,自然是情意绵长的诗词。奴才记得……是雨霖铃?还是钗头凤来着?”
太后领会了卓一川的意图,逼问道:“到底是什么?”
周全哭丧着脸,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最终游移不定地说了句:“还是……钗头凤吧。”
卓一川立刻接道:“这地上的其他‘证物’奴才从未见过,只这把扇子,是奴才入宫前,同乡女子所赠的信物。扇面上题的是一首蝶恋花,而非周公公口中的钗头凤——奴才藏匿淑妃娘娘物品的罪名,更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太后忙在一旁道:“没错,这诗对不上,扇子根本就不是淑妃的!”
皇帝被他反将一军,面上却没有丝毫计划落空的懊恼,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卓一川道:“这扇子是你的东西,上面题了蝶恋花,你确定?”
卓一川忽地生出满心不安,只是眼下木已成舟,也只能勉强应了声“是”。
“这便对了。”皇帝接过那扇子,轻轻在手心里掸了掸,“既然如此,朕就不能治你私藏宫妃物品的罪名了。”
太后这才松了口气,对着皇帝语气和缓道:“今日之事,多半是场误会。一川跟了哀家三十余年,他的人品哀家信得过。”
说罢,她又转向擒住卓一川的侍卫:“还不快将人放开?”
“慢着。”皇帝突然道,“朕只说卓一川够不上秽乱宫闱之罪,可没说他是无罪之身。”
太后拧着眉头,耐着性子道:“哦?”
皇帝转向卓一川,面上浮现出个志得意满的微笑来:“卓一川,你在朕的皇宫里接连杀害素若、兰芯两条人命,这罪名你认是不认?”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