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34节(2 / 7)
她心里有些忐忑:这案子牵涉到太后,万一皇帝有心偏袒包庇,要将这线索压下来可怎么办?
皇帝沉吟了片刻才道:“卓一川生性狡猾,又得母后庇护,绝不会轻易承认杀人。”
听他的语气,倒像是对这卓一川积怨已久。阮秋色这才放下心来,不解地反问道:“他在这案发现场留下了鞋印,难道还能抵赖不成?”
皇帝轻轻地摇了摇头:“万一他说,这鞋子是有人偷了他的,故意栽赃呢?”
这倒真是个问题。
阮秋色原本兴致勃勃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那可怎么办?”
“朕怎么知道?”皇帝郁闷地哼了一声,“宁王不是教了你许多破案的办法吗?”
阮秋色不吭声了。她对查案本就是一知半解,今日能查到卓一川头上,也是误打误撞——胶矾水无色澄明,和清水无异,才被卓一川忽略了过去,留下了脚印。即便如此,今日若是换个不懂画的人来查这案子,怕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
查出线索或许能靠那一点运气,定罪却需要一环扣一环的证据。仅凭一个脚印,显然无法给太后最宠信的宦官定罪。
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让他无可辩驳呢?
阮秋色闭上眼,将此案的所有线索细细地在脑中过了一遍。兰芯的遗书……腰间的绳结……凌乱的脚印……香灰与胶矾水……还有……
“兰芽的扇子!”阮秋色猛地睁开了眼。
皇帝凉凉地瞥她一眼,显然对她这一惊一乍很是不满。
“你是想说,兰芽的扇子既然不在这屋里,就定然是被凶手拿走了,可以当做定罪的证据?”见阮秋色点头,他轻哼了一声道,“且不提卓一川有没有将那扇子处理掉,即便你真从他那里搜出了那扇子,又要如何证明那扇子不是有人故意栽赃给他的?”
扇子和鞋印是一个道理,都无法将卓一川的罪行彻底坐实。
↑返回顶部↑
皇帝沉吟了片刻才道:“卓一川生性狡猾,又得母后庇护,绝不会轻易承认杀人。”
听他的语气,倒像是对这卓一川积怨已久。阮秋色这才放下心来,不解地反问道:“他在这案发现场留下了鞋印,难道还能抵赖不成?”
皇帝轻轻地摇了摇头:“万一他说,这鞋子是有人偷了他的,故意栽赃呢?”
这倒真是个问题。
阮秋色原本兴致勃勃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那可怎么办?”
“朕怎么知道?”皇帝郁闷地哼了一声,“宁王不是教了你许多破案的办法吗?”
阮秋色不吭声了。她对查案本就是一知半解,今日能查到卓一川头上,也是误打误撞——胶矾水无色澄明,和清水无异,才被卓一川忽略了过去,留下了脚印。即便如此,今日若是换个不懂画的人来查这案子,怕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
查出线索或许能靠那一点运气,定罪却需要一环扣一环的证据。仅凭一个脚印,显然无法给太后最宠信的宦官定罪。
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让他无可辩驳呢?
阮秋色闭上眼,将此案的所有线索细细地在脑中过了一遍。兰芯的遗书……腰间的绳结……凌乱的脚印……香灰与胶矾水……还有……
“兰芽的扇子!”阮秋色猛地睁开了眼。
皇帝凉凉地瞥她一眼,显然对她这一惊一乍很是不满。
“你是想说,兰芽的扇子既然不在这屋里,就定然是被凶手拿走了,可以当做定罪的证据?”见阮秋色点头,他轻哼了一声道,“且不提卓一川有没有将那扇子处理掉,即便你真从他那里搜出了那扇子,又要如何证明那扇子不是有人故意栽赃给他的?”
扇子和鞋印是一个道理,都无法将卓一川的罪行彻底坐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