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5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者有话要说:注:“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出自《中庸》

  第55章 第二场考试

  第二场考试很快来了,考的是策论,经义和诗赋,三者占比在6:1.5:2.5。

  秦遇当时一滴汗就顺着额头下来了,他没想到第二场考试的诗赋占比这般大。

  他的心,扑通扑通跳的很快,一下一下,敲击着他的耳膜。

  秦遇长长呼出口气,又着重看了一下策论题,还好,策论题的难度对他来说不算大。

  其中涉及到了一些浅显的民生,然后就是历史事件。基本是不痛不痒,没有直击敏感话题的问题。

  “咦,这是……”秦遇神色有些变化,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再看占比小半的诗赋,秦遇对主考官们的性格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主考官们,副考官们既是监考乡试的人员,又是出题人。后续的阅卷也由他们做主,录取谁与否,众人会先行商量,在最后由话语权最重的主考官定夺。

  求稳起见,在答策论的时候,秦遇放弃了以前的务实,这次文字,辞藻华丽,整一个理想主义。

  不过到底性格使然,他中间还是小小插了几条可行的小建议,尽量把自己摆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而轮到那道让他之前微微变脸色的策论题时,他停了停。

  那道策论题的题目为“申商助国否”。

  这里就要了解【申商】指的是谁,所谓【申商】,说的是两个人,即:申不害和商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