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49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朝刚建立时,规定没有这么变态。只是有一回乡试,有人借着病重的由头,带走了同伙科举舞弊的证据,幸好最后查明,还了所有考生一个公道。

  于是从那以后,天子就添了这么一条科举规定,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而贡院里的大夫医术如何,就看官府的良心和你自己的运气了。

  副考官严厉的声音终于落地,众人在官兵的带领下,进入号房。

  秦遇观察了一下号房,发现比院试时的考棚好多了,里面很干净,头顶的瓦片也是八成新,遇上雨天,肯定不会漏雨了。

  秦遇进去后,把东西放下,又拿出布巾擦了擦,还撒了些草药粉,也不知道有没有蚊虫,但撒上总归安心。

  号房是修成一排排的小房子,每一竖排之间,隔了七八米远。

  主考官们不时巡查,而官兵几乎会定时定点巡逻,堪称三步一兵,五步一哨,严防死守。

  锣声一响,厚厚的题卷答卷草稿卷分批下发,秦遇仿佛都听到了隔壁仁兄吞咽口水的声音。

  乡试连考九天,一共三场考试,每三天为一场。

  第一场考试考帖经,墨义和经义,算是考验考生的基础。

  秦遇快速浏览一遍,忍不住牙酸。

  科举这么多年,科举大部分内容又要求在四书五经里出,出题的大人们绞尽脑汁,怎么刁难考生怎么来。

  除了最开始的一小部分题还算正常,后面的差不多是截搭题,截上题,截下题,长搭,短搭,反正就是要你懵。

  打个比方,中庸内容里“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