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子 第55节(2 / 7)
还不如等钢铁炼出来后,在两地铺上地轨,到时候再将石油加工成合适的燃料,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所以如今最要紧的还是赶紧开发石油,想要建设石油工坊需要不少的人力,如今京城这边的工坊工人都是培训好的,其中有不少都是从弘晖庄子上输出的,但是山东离京城有不少距离,若是让工人们背井离乡过去不太现实,因为弘晖在京师工坊涉及门类颇多,不仅是招收男工人,有些工坊也招收女工,这样一来有不少夫妻都是分居两个工坊,若是一方迁走,务必就要同时安排后另一方,还不如到当地重新建工坊,然后招收当地的百姓从头开始培养。
这样一来难度就远比京城工坊要大得多,弘晖打算先从京师这边抽调部分精锐管事过去,等将山东那边的人手培训上岗后,再将他们送回来,这样也不耽误这些管事与他们家人团聚。
可惜他在山东那边的工坊尚未建好的时候,就收到了海南那边的消息。
弘晖在海南那边安排了不少人手,当初让侍卫张瑚带着银两去海南买地种树,还叮嘱过张瑚在那边收纳培养当地的土著。
海南那边与京师的风俗习惯相差甚远,若是从京中带人过去,也不一定能适应得了,远不如培养当地人来得快,而且能更好融入其中,这些年发展下来,弘晖在海南那边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橡胶的开发利用也不用扣扣索索了,他已经拥有了一大片橡胶林。
可是如今张瑚却让人传信过来,海南那边发生了变故,他们培养的人手居然出现了大量叛变,而究其原因,竟与一种叫做“福禄膏”的东西有关。
弘晖不知道这福禄膏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却对自己的手下颇有信心,尤其是当初四爷拨给自己的那些侍卫,各个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精锐,这些年更是为他输出了大量人才,而张瑚之前在海南培养出来的人手也是相当好用,为何如今却出现了大量集体叛变。
当即弘晖就书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海南,既然此事牵涉到福禄膏,那就必须要将其查清楚才行,他要知道这福禄膏究竟是什么东西。
第66章 日常一章
张瑚虽然已经寄信去了京师, 但是海南离京城路途遥远,他也不知道等弘晖阿哥收到信时,形势已经变成何等模样, 只能加紧对底下的人进行排查。
张瑚当初是奉了弘晖阿哥的命令来到这极南之地, 特地选了一个荒僻的小岛进行开荒种地。
海南这里本就土著不多, 他选的那个岛屿更是没什么人烟,当地土著生活境况过得并不是很好,还是在张瑚带了人过来后慢慢教化,当地的日子才过得越发滋润, 故而张瑚在这岛屿上威信极高, 便是当地土著,对他也很是推崇信赖。
但是近些年随着这岛屿渐渐发展起来, 与外界的接触就越发多起来,岛上来了不少外人, 人心浮动, 远不如之前那般好管理。
因弘晖阿哥在京中建立了远洋贸易公司,皇上就下令禁止这临海地区对外出海, 但是却并没有禁止那些西洋的船只涌入。他们大清的商船要将自己的货物送往到西洋,自然就不能阻挡人家的商船过来, 但因禁止出海之事, 皇上在两广一带加大对那些远洋船只的排查,远洋来的番商不许与内陆百姓往来, 甚至就连这些番商的住处都是受着严格的管理, 不许靠近两广城池太近, 而是被拘在海岛上,可谓是相当憋屈。
↑返回顶部↑
所以如今最要紧的还是赶紧开发石油,想要建设石油工坊需要不少的人力,如今京城这边的工坊工人都是培训好的,其中有不少都是从弘晖庄子上输出的,但是山东离京城有不少距离,若是让工人们背井离乡过去不太现实,因为弘晖在京师工坊涉及门类颇多,不仅是招收男工人,有些工坊也招收女工,这样一来有不少夫妻都是分居两个工坊,若是一方迁走,务必就要同时安排后另一方,还不如到当地重新建工坊,然后招收当地的百姓从头开始培养。
这样一来难度就远比京城工坊要大得多,弘晖打算先从京师这边抽调部分精锐管事过去,等将山东那边的人手培训上岗后,再将他们送回来,这样也不耽误这些管事与他们家人团聚。
可惜他在山东那边的工坊尚未建好的时候,就收到了海南那边的消息。
弘晖在海南那边安排了不少人手,当初让侍卫张瑚带着银两去海南买地种树,还叮嘱过张瑚在那边收纳培养当地的土著。
海南那边与京师的风俗习惯相差甚远,若是从京中带人过去,也不一定能适应得了,远不如培养当地人来得快,而且能更好融入其中,这些年发展下来,弘晖在海南那边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橡胶的开发利用也不用扣扣索索了,他已经拥有了一大片橡胶林。
可是如今张瑚却让人传信过来,海南那边发生了变故,他们培养的人手居然出现了大量叛变,而究其原因,竟与一种叫做“福禄膏”的东西有关。
弘晖不知道这福禄膏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却对自己的手下颇有信心,尤其是当初四爷拨给自己的那些侍卫,各个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精锐,这些年更是为他输出了大量人才,而张瑚之前在海南培养出来的人手也是相当好用,为何如今却出现了大量集体叛变。
当即弘晖就书信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海南,既然此事牵涉到福禄膏,那就必须要将其查清楚才行,他要知道这福禄膏究竟是什么东西。
第66章 日常一章
张瑚虽然已经寄信去了京师, 但是海南离京城路途遥远,他也不知道等弘晖阿哥收到信时,形势已经变成何等模样, 只能加紧对底下的人进行排查。
张瑚当初是奉了弘晖阿哥的命令来到这极南之地, 特地选了一个荒僻的小岛进行开荒种地。
海南这里本就土著不多, 他选的那个岛屿更是没什么人烟,当地土著生活境况过得并不是很好,还是在张瑚带了人过来后慢慢教化,当地的日子才过得越发滋润, 故而张瑚在这岛屿上威信极高, 便是当地土著,对他也很是推崇信赖。
但是近些年随着这岛屿渐渐发展起来, 与外界的接触就越发多起来,岛上来了不少外人, 人心浮动, 远不如之前那般好管理。
因弘晖阿哥在京中建立了远洋贸易公司,皇上就下令禁止这临海地区对外出海, 但是却并没有禁止那些西洋的船只涌入。他们大清的商船要将自己的货物送往到西洋,自然就不能阻挡人家的商船过来, 但因禁止出海之事, 皇上在两广一带加大对那些远洋船只的排查,远洋来的番商不许与内陆百姓往来, 甚至就连这些番商的住处都是受着严格的管理, 不许靠近两广城池太近, 而是被拘在海岛上,可谓是相当憋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