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1 / 3)
今年,在处理公司事务之余,裴延在家看书、看电影,他在慢慢摸索自己的思路,等待一个让他有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去讲的故事。
与此同时,关心周达非也变成了裴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裴延不至于讨人嫌地成天骚扰周达非,可他对于周达非的近况还算清楚。
《禁书之周》是周达非第一次拍真正想拍的东西,也是周达非第一次自己挑起上片的重任,这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看着周达非千辛万苦地拍完戏、做后期,裴延没有再自己凑上去说要帮忙。
而这不仅仅因为周达非向来追求努力,也是因为裴延发现,从某种角度上说,如今的周达非是值得羡慕的。
周达非有自己选定的、矢志不渝的事业,还有无穷的爱、热情和力量。这支撑着他不断向前奔跑,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裴延过早地取得了成功,对电影的看法又并不纯粹。如今他陷入了不知往何处去的瓶颈,不由得觉得周达非这样也很好。
裴延就这样一直站在远处旁观着周达非,直到《禁书之周》终于剪出了成片。
裴延等了一段时间,没能等到周达非主动给自己打电话。他有些难耐,担心周达非把论文和导演剪辑版的事儿给忘了,索性自己打给了周达非。
电话那头的周达非听语气心情不错,应该也没忘记他们的约定。他云淡风轻地说自己拿了个奖,要出国一段时间,让裴延等着。
裴延在电话里还算淡定。他若无其事地恭喜了周达非,状似无意地问清了得奖的具体信息,随后挂完电话就把给周达非得奖做宣传的事儿提上了日程。
-
领奖的那个国家,周达非以前去过。
记忆中好像是某年夏天周立群要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正好周达非的妈妈年轻时在这个国家上过学,很喜欢这里的建筑风格,便一家三口一起来了。
↑返回顶部↑
与此同时,关心周达非也变成了裴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裴延不至于讨人嫌地成天骚扰周达非,可他对于周达非的近况还算清楚。
《禁书之周》是周达非第一次拍真正想拍的东西,也是周达非第一次自己挑起上片的重任,这其中的压力不言而喻。
看着周达非千辛万苦地拍完戏、做后期,裴延没有再自己凑上去说要帮忙。
而这不仅仅因为周达非向来追求努力,也是因为裴延发现,从某种角度上说,如今的周达非是值得羡慕的。
周达非有自己选定的、矢志不渝的事业,还有无穷的爱、热情和力量。这支撑着他不断向前奔跑,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裴延过早地取得了成功,对电影的看法又并不纯粹。如今他陷入了不知往何处去的瓶颈,不由得觉得周达非这样也很好。
裴延就这样一直站在远处旁观着周达非,直到《禁书之周》终于剪出了成片。
裴延等了一段时间,没能等到周达非主动给自己打电话。他有些难耐,担心周达非把论文和导演剪辑版的事儿给忘了,索性自己打给了周达非。
电话那头的周达非听语气心情不错,应该也没忘记他们的约定。他云淡风轻地说自己拿了个奖,要出国一段时间,让裴延等着。
裴延在电话里还算淡定。他若无其事地恭喜了周达非,状似无意地问清了得奖的具体信息,随后挂完电话就把给周达非得奖做宣传的事儿提上了日程。
-
领奖的那个国家,周达非以前去过。
记忆中好像是某年夏天周立群要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正好周达非的妈妈年轻时在这个国家上过学,很喜欢这里的建筑风格,便一家三口一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