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人间绝色 第72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良娣的话给了魏檀玉一些启示。

  她说自自己离开后,太子大多数时日都在书房。

  这些天,魏檀玉一直在想,若陛下所言不假,太子与国师沆瀣一气,行谋逆之事,那证据或许能在书房里找到。或许太子从自己离开后,就开启了谋逆一事

  。恰好,国师也是在这期间出现的。

  可是要找什么机会进入太子殿下的书房搜寻证据?

  第80章 . 画像  画上的男子跟他生得十分相似……

  魏檀玉曾试图去书房看望太子, 可走到书房外面,太子身边的近侍陈元就把她拦在外面,说太子吩咐了, 最近为陛下处理朝事,政务繁忙,不让任何人打扰。

  而白日里,太子上朝出门后,书房外也有陈元和一群下人看守。魏檀玉根本没有靠近的机会,而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西羌边境传来消息,羌人守卫故土意愿强烈,战场上拼死搏杀, 大越兵卒虽多,但去了后许多兵卒不服水土,呕吐头晕,甚至还没上战场就丢掉了性命,且在一群身强体壮又视死如归的羌人面前,大越士兵就算身强体健, 也是百人不敌一羌人。

  秦王认为强攻只会久持不下, 长此以往,士气受挫, 军心涣散, 白白损兵折将, 遂下令停战,传书长安上奏皇帝请旨休战,重施此前提议的囤田之策。但奏书不知道皇帝有没有亲自过目。后来是太子在大明殿上传皇帝旨意,宣布同意秦王上奏之策, 并命秦王暂时驻留边境,其离开长安时携带的十五万大军陆续撤回长安。

  朝堂上于是有了声音,包括郑国公之内的大臣认为皇帝未必看过了秦王的奏书,显然是太子的主意,此举既能逐步收回了秦王手中的兵权,又可以不让秦王返回长安与太子争夺皇位。

  魏檀玉心想,褚厉若是不从,手握十五万大军不放,就是抗旨,有拥兵谋反之嫌,真不知道他会如何做。太子是以皇帝的名义下的,除了皇帝自己,谁都改变不了。但她想,皇帝既然心如明镜,太子的图谋就不会轻易得逞。而褚厉此时最不能轻举妄动。

  半月后,驿使快马加鞭送来了秦王又一道奏书,奏书中表示:遵旨撤回大军。但若同时撤离十五万大军,反令西羌人生疑,刚刚过去不久的一战已经激起了西羌人昂扬的斗志,见到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撤离,难保不会助长他们的士气,此时视死如归的他们若主动挑起战事,大越就算赢了战事也必会伤亡惨重。故而,秦王建议,十五万大军于未来半年内分次撤回长安。此次先撤回五万。亦是由太子道出皇帝旨意:“准奏。”

  半年后,魏檀玉肚子里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她明白褚厉说的这半年意味着什么,这是他的缓兵之计,他要在这半年的时日内解决掉太子。

  太子从一开始就不甘心前世被夺储君之位,誓要与褚厉一争高下,这一世兄弟二人到最后,很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