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佬成为女配(快穿) 第241节(2 / 7)
孟姜笑道:“就是试一试而已,想增加一点饭桌上能吃的东西,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徐池在一旁严肃道:“如此大好事还是应该速速禀报皇上的好。唯有明君才有如此祥兆,这也是皇上感动上天之故。”
王尚书:“……”这个小年轻怪不得爬得贼快,人家这拍马屁功夫他就及不上!
“对对对,这是皇上仁爱感天动地,我们这是赶上了太平盛世呀!”众位官员立刻附和,然后大家带着一小部分当做物证赶赴皇宫。
孟姜看到这几个官员一个比一个能拍马,忍不住笑着摇头:官场呀,永远都是这么有意思。
在百官吹捧下,皇上自尊心前所未有的膨胀,尤其在王尚书和徐池一唱一和中,当场决定封孟姜为丰安郡主,寓意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和她的功劳十分相称。
皇上对孟姜大为赏赐,不仅赐了封号,还有宅子和金银珠宝。而百官则借助此机会,把皇上创造的太平盛世夸的天上有底下无,可谓声势浩大。
京城人知道横空出世一个丰安郡主之后态度各异。
百姓们听说有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自然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而权贵们则想多了一些,心道王尚书这一手够漂亮的。
如今三个阁老里两个已经七老八十,六部尚书都挤破头想钻营上去。而王尚书凭借着外孙女的功劳,立刻脱颖而出。
当然这也只是猜想,毕竟阁老们哪怕身体一般却依旧苦苦支撑着,谁都不想退下位子。再过几年又是一次重新洗牌,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众人正在猜想之际,京城中局势突然紧张起来。无他,南边的宁王造反了。
宁王占据最富庶江南,造反一起便来势汹汹,几天时间便打到山东境内。但宁王低估了百姓对安稳日子的向往,越是富裕地方,百姓对造反越没有兴趣。
回顾历史,哪次起义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才起来的,好好的富庶日子过着,谁特么的闲的无聊跟着揭竿而起?吃饱了撑的!
宁王看似轰轰烈烈的造反,在百姓不怎么支持,且朝廷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偃旗息鼓,将他在山东便锁拿起来。
↑返回顶部↑
徐池在一旁严肃道:“如此大好事还是应该速速禀报皇上的好。唯有明君才有如此祥兆,这也是皇上感动上天之故。”
王尚书:“……”这个小年轻怪不得爬得贼快,人家这拍马屁功夫他就及不上!
“对对对,这是皇上仁爱感天动地,我们这是赶上了太平盛世呀!”众位官员立刻附和,然后大家带着一小部分当做物证赶赴皇宫。
孟姜看到这几个官员一个比一个能拍马,忍不住笑着摇头:官场呀,永远都是这么有意思。
在百官吹捧下,皇上自尊心前所未有的膨胀,尤其在王尚书和徐池一唱一和中,当场决定封孟姜为丰安郡主,寓意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和她的功劳十分相称。
皇上对孟姜大为赏赐,不仅赐了封号,还有宅子和金银珠宝。而百官则借助此机会,把皇上创造的太平盛世夸的天上有底下无,可谓声势浩大。
京城人知道横空出世一个丰安郡主之后态度各异。
百姓们听说有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自然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而权贵们则想多了一些,心道王尚书这一手够漂亮的。
如今三个阁老里两个已经七老八十,六部尚书都挤破头想钻营上去。而王尚书凭借着外孙女的功劳,立刻脱颖而出。
当然这也只是猜想,毕竟阁老们哪怕身体一般却依旧苦苦支撑着,谁都不想退下位子。再过几年又是一次重新洗牌,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众人正在猜想之际,京城中局势突然紧张起来。无他,南边的宁王造反了。
宁王占据最富庶江南,造反一起便来势汹汹,几天时间便打到山东境内。但宁王低估了百姓对安稳日子的向往,越是富裕地方,百姓对造反越没有兴趣。
回顾历史,哪次起义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才起来的,好好的富庶日子过着,谁特么的闲的无聊跟着揭竿而起?吃饱了撑的!
宁王看似轰轰烈烈的造反,在百姓不怎么支持,且朝廷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偃旗息鼓,将他在山东便锁拿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