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思 第252节(3 / 7)
此事逐渐传开,人人称奇,竟觉仿佛是戏文里的故事一般。
有人说道:“怪不得先前,听说安国公对于自己的那位夫人宽宠有加,当时我们就觉着,国公爷向来不是那种迷于女色的,成亲前又毫无征兆……原来是为了照料之故。这就说得通了。”
又有的说道:“怪不得这三年里,只得了这一个子嗣,可见国公爷确实是个难得的信诺君子。”
有人盛赞庾约之德,说他竟类似古代“赵氏孤儿”的程婴,义薄云天。
当然,也有人感慨容三姑娘竟是个慧眼识英豪,大难不死而必有后福之人,竟能跟新帝识于微时,历经磨难,终究一举冲天。
而在此之下,依稀也有些别的议论,但也不过是蚊蝇嗡讷而已。
毕竟上谕已发,负责记录的史官也将此节载入国书。
且先前百姓们还担心呢,皇室血脉单薄,好不容易出现了个精明强干的新帝,可又没有皇后,还不知何年何月添嗣。
——如今好了,非但皇后有了,现成儿的大皇子都有了一个,简直是双喜临门,过年的炮竹都要多放一挂。
不过,众人都在议论此事,却鲜少有人知道,庾凤臣虽然被封为了安国公,但是他却已经不在负责统理京畿二十三县的兵马。
皇帝美其名曰让他休养生息,但庾凤臣自然知道李绝是要罢免他的实权。
庾约也没什么异议,毕竟早也猜到了。
暂时接手代替庾约的人,正是之前在峘州事变中,跟随李绝的霍康。
霍康虽然竭力推辞说自己不能胜任,但李绝相信他,只能咬牙先顶上了。
钦天监择了吉日,册封皇后的大典非常的正式,甚至超过了当初新帝继位时候的排场。
↑返回顶部↑
有人说道:“怪不得先前,听说安国公对于自己的那位夫人宽宠有加,当时我们就觉着,国公爷向来不是那种迷于女色的,成亲前又毫无征兆……原来是为了照料之故。这就说得通了。”
又有的说道:“怪不得这三年里,只得了这一个子嗣,可见国公爷确实是个难得的信诺君子。”
有人盛赞庾约之德,说他竟类似古代“赵氏孤儿”的程婴,义薄云天。
当然,也有人感慨容三姑娘竟是个慧眼识英豪,大难不死而必有后福之人,竟能跟新帝识于微时,历经磨难,终究一举冲天。
而在此之下,依稀也有些别的议论,但也不过是蚊蝇嗡讷而已。
毕竟上谕已发,负责记录的史官也将此节载入国书。
且先前百姓们还担心呢,皇室血脉单薄,好不容易出现了个精明强干的新帝,可又没有皇后,还不知何年何月添嗣。
——如今好了,非但皇后有了,现成儿的大皇子都有了一个,简直是双喜临门,过年的炮竹都要多放一挂。
不过,众人都在议论此事,却鲜少有人知道,庾凤臣虽然被封为了安国公,但是他却已经不在负责统理京畿二十三县的兵马。
皇帝美其名曰让他休养生息,但庾凤臣自然知道李绝是要罢免他的实权。
庾约也没什么异议,毕竟早也猜到了。
暂时接手代替庾约的人,正是之前在峘州事变中,跟随李绝的霍康。
霍康虽然竭力推辞说自己不能胜任,但李绝相信他,只能咬牙先顶上了。
钦天监择了吉日,册封皇后的大典非常的正式,甚至超过了当初新帝继位时候的排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