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是我童养夫 第46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日这个诡谲的题目,便是出自胡广益之手,激得一众举子冷汗涔涔,手腕颤颤不敢落笔。

  四书五经之中提到“二”的句子不知几何,可若是答不到考官心中的那一种意思,自然与贡士无缘,他们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寻出这位风格奇诡的大人真正的意思呢?

  砚台之内的墨汁泛起一阵轻微的涟漪,竟是赵恪率先抬笔,在宣纸之上落墨了!

  那沙沙的书写声传入他人的耳朵里,顿时引得周围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这一间号房之内,额头上的冷汗愈发密密匝匝。

  他想到了什么?怎么会想到的这样快?

  赵恪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落笔坚定地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他写的不是旁人想到的“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也不是“二十曰弱,冠”,而是《论语》之中毫不起眼的一句: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这句话出自有若在同鲁哀公对话时,规劝其轻徭薄赋,对处于饥荒之中的百姓施以仁政。

  鲁哀公并不愿意,出言反驳说抽取两成赋税尚且不够自己使用,若是只收取一成,便更加没有办法推行彻法。

  胡广益在出下此题,用意便是要这些举子规劝当即陛下体察民情,轻徭薄赋。

  赵恪敢如此肯定,是因为他知道,胡广益才情旷世,私下不屑于眼下科场之上实行的搭截之风。认为如此是牵强附会,故布疑阵,不过是庸人自扰,反而歪曲了圣人的本意。

  故而,他不会选择在其他句子之中单单挑出一个“二”字来当作会试的题目。

  那么,这篇有若与哀公的奏对,便成了论语之中唯一一个单独的“二”字,成为了这道题目唯一的解释。

  可以想见,这次会试结束之后,必定会有许多举人根本没有领悟考官的意思,交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卷,惨淡落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