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人是我童养夫 第17节(4 / 7)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赵恪此后的去处便有了着落。常瑛满意地推着少年,听得他不情愿地换了一声师父,把这生米给煮成了熟饭。
带着神智低迷的赵恪一路回家,常瑛昂着小脑袋,倍感骄傲地听着常父常母把她一通夸赞。
“阿瑛,你可真是能干,不愧是娘的好闺女。”
“是啊,咱们把这件事情做好了,才不算辜负恪儿的愿望啊……”
常安贼头贼脑地跑过来瞧那张老翁给的纸,皱着眉认了半天,这才道:“这先生的字可真是好看,可惜我不认得。”
“阿恪,这纸上的落款,写的先生叫什么名儿?”
可怜众人高兴了半天,竟无一人想起来问问此事。他们旧居乡下,平日里难得沾到一点读书人的边,只晓得通文识字的人是如何如何厉害,却不知,赵恪这师父自个儿穷得都快吃不起饭了,终身不第的老秀才亦有自己的难处。
赵恪心下虽有感慨,却也没有让常安久等,对一家子解释道:“先生名宋,讳成章。”
宋成章之名他幼时便听过,那时老翁的头发还没有尽数变白,人们多多少少还对他有些尊重。毕竟,谁知道他会不会如范进一般,老来中举,大器晚成呢?
可惜后来一连数年过去,这位松阳县四十年前的天才,十四岁便考中院试案首的天降文曲,到底没能在秋闱之上更进一步,白白散尽家资,蹉跎了四十年时光。
旁观之人的态度也一年一年地转变,到他离开松阳县之前,提起此人众人莫不是摇头叹息,或是出言讽刺。
音信断绝三年之后,不想他再入松阳城,竟看到了这样一位垂垂老矣的暮年老人。
他到底还是放弃了科举文章、经纶济世,站在冬日料峭的寒风之中,拉下脸面来招揽了自己这样一个不能踏足科场的徒弟。
*
往事早已成空,再多说亦是枉然。时日差不多的时候,赵恪到底还是默认了现实,听话地跟着吴氏打包衣物。
↑返回顶部↑
带着神智低迷的赵恪一路回家,常瑛昂着小脑袋,倍感骄傲地听着常父常母把她一通夸赞。
“阿瑛,你可真是能干,不愧是娘的好闺女。”
“是啊,咱们把这件事情做好了,才不算辜负恪儿的愿望啊……”
常安贼头贼脑地跑过来瞧那张老翁给的纸,皱着眉认了半天,这才道:“这先生的字可真是好看,可惜我不认得。”
“阿恪,这纸上的落款,写的先生叫什么名儿?”
可怜众人高兴了半天,竟无一人想起来问问此事。他们旧居乡下,平日里难得沾到一点读书人的边,只晓得通文识字的人是如何如何厉害,却不知,赵恪这师父自个儿穷得都快吃不起饭了,终身不第的老秀才亦有自己的难处。
赵恪心下虽有感慨,却也没有让常安久等,对一家子解释道:“先生名宋,讳成章。”
宋成章之名他幼时便听过,那时老翁的头发还没有尽数变白,人们多多少少还对他有些尊重。毕竟,谁知道他会不会如范进一般,老来中举,大器晚成呢?
可惜后来一连数年过去,这位松阳县四十年前的天才,十四岁便考中院试案首的天降文曲,到底没能在秋闱之上更进一步,白白散尽家资,蹉跎了四十年时光。
旁观之人的态度也一年一年地转变,到他离开松阳县之前,提起此人众人莫不是摇头叹息,或是出言讽刺。
音信断绝三年之后,不想他再入松阳城,竟看到了这样一位垂垂老矣的暮年老人。
他到底还是放弃了科举文章、经纶济世,站在冬日料峭的寒风之中,拉下脸面来招揽了自己这样一个不能踏足科场的徒弟。
*
往事早已成空,再多说亦是枉然。时日差不多的时候,赵恪到底还是默认了现实,听话地跟着吴氏打包衣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