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奔小康 第114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哪所没有了双腿只能爬着走的族人,不能出去打猎寻找食物,但她们可以帮助族人照顾窝里的婴幼儿。在孩子的亲妈出去狩猎时,饿了,给孩子们喂食物、抱出窝放出粑粑尿,不让这些孩子拉在窝里弄得混身脏兮兮的得皮肤病,如今更是可以帮族人磨箭头、制箭杆,打磨矛头。

  那些伤了手的,有腿能跑,还能给大家放哨,以避免蛇虫飞鸟袭击。

  刚受伤的族人,都会送到负责救治族人的哈那里。医疗条件极为有限,草药一共不到十味,总共只分为三类:有吃下去退烧的,有敷在额头上降温的,还有捣碎在伤口上外敷的。

  不管是谁受了伤、受了什么伤,哈都是一个治法,但是,伤病患者送到她这里,一日三餐有人照顾,身上的伤每天都能换药,坏掉的地方,哈还会拿兽骨刀刮掉。

  有人抢救照顾,比起吃点残羹剩饭自生自灭强多了。

  那些受伤族人的孩子,也会暂时送到负责教导孩子的西那里,由西照顾。族人过世后,如果留下孩子,会有首领安排族人领养。每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即使有人领养了,也会继续有补助,直到身高长到老阿嫫划的那条横线的位置。那条横线的高度差不多是十二三岁少女的平均身高。

  族群的福利待遇好,人口数量有保障,但同时,负担也重,因为衣物、御寒物资都得靠去狩猎、采摘才能获取,这相当于一百多个战斗力人员,要养活三百多人。

  目前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这个所谓的饱,还是靠野菜、嫩叶弥补着很大一块肉食的不足支撑的。

  三百多人的族群,之前又在老阿嫫的管理下一切井井有条,什么人做什么事,一目了然。

  赤岩族人还在缅怀老阿嫫期间,景平安便已经摸清了族群底细,甚至借着向包学习的时间,对他们的仓库进行了一盘通点。各类骨头、山上采来的铁矿石有很多,皮革、肉类几乎没有什么存货,一个字:穷。

  因为过于贫穷,以至景平安在一周的缅怀期结束时,果断地打消了把遗物给老阿嫫烧去的想法。

  老阿嫫穿的兽皮衣,睡觉盖的兽皮毯、那是全族最好的,拿去烧?开什么玩笑!还有那些由族人献上来的漂亮羽毛,一看那长度就知道是能把人抓走当食物的猛禽,想也知道有多珍贵。一些打磨得格外光滑的骨饰,穿戴起来是财富地位的象征,打磨起来,那是手都要磨起泡的。

  她把对老阿嫫感情最深的敏和瓦叫到屋里,让她俩一人挑了件留做念想,其余的都留用。

  老阿嫫睡过的草窝、席子等一些置办容易的东西,连同外面族人献来的鲜花、羽毛、骨饰等,全部用筐装起来,又带着族人,抬到老阿嫫的坟墓前,怕引发山火,没敢烧,而是全部送过去堆起来,让大家做最后一次道别。

  有了这么多天的缓冲,送了一次又一次,族人们的情绪都散得差不多,接受了这个现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