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先交出玉玺[基建] 第248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上的航行枯燥无味,萧子瑢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写书。

  嗯,不是写话本,而是将脑海里那些适合用来做教科书的东西写下来。

  桃源城那些教科书严格说起来其实并不适合晋陵的学宫。

  晋陵的学宫一开始肯定不会搞基础教育,甚至学宫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参加过科举,有一定的基础水平,但实际上并不能胜任官职,或者说是学识不够。

  这些人会给个机会,愿意的可以进入学宫深造,当然这种深造是要钱的。

  没办法,萧子瑢倒是想要普及后世那种免费教育,但就算是后世,高等教育也是要钱的,真正要免费普及的是基础教育。

  而另外一个部分则是通过学宫考试考上来的。

  学宫的考试肯定比不上科举严格,所以这些学子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必须是十五岁左右的学生才会收,同样学宫出来的学生可以参加科考,优秀学子则是直接可以出仕。

  不过学宫的考试虽然可能不那么严苛,但毕业考试绝对严苛,如果没有达到标准的话是会被打回去重修,每一个学年都有重修的机会,重修两次不过劝退,毕业考试的话会给三次机会,三次机会都没过那就是肄业。

  肄业的学生想要入仕那就只能走科举这一条路子。

  这一路上,一开始到别的国家靠岸的时候萧子瑢还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想要体会一下别国的风土人情。

  只不过南海诸国那里说实话,论繁荣程度大部分都比不上齐国,一开始看还觉得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等次数多了他也懒得看了。

  在这些国家,他们也会进行交易,交易主要输出的则是丝绸,换回来的是一些比较珍贵的香料。

  这些香料有食用的也有制作香薰用的,反正林林总总,很多连萧子瑢都不认识。

  于是接下来靠岸的时候除非会在当地停留两天,否则萧子瑢一般都不会下船,要么在船上写学宫相关细则,要么就是让人把那些他都不认识的香料拿过来,询问名称之后在脑海中搜索,然后通过图书馆对比这些东西的变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