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第483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样是死后焚尸,不同的人做来有不同的方式,尸体的摆放和处理亦是如此。这几起案子,尸体均衣着完好,平直摆放在地,油在周身浇了一圈,小心没有淋到尸体,周围也没有其他助燃物。

  点燃的器具不明,反正不是火柴或者香烟,没有留下痕迹。

  这些细节从未对外公开,模仿作案做不到那么相似。

  简静偏了偏头,道:“那么,这起案子必然是有用的,就好像很多年前,他突然杀了李小暖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动机……不,也许动机就是……”

  她抬头,看向他的双眼:“不在场证明?”

  第400章 回避

  李小暖一案中,武红林因为在死亡时间内,出现在案发现场一带,被认为是最重大的嫌疑人。

  可蔡昕之死,等于变相洗清了他的嫌疑。

  那么,简静先前对于李小暖死亡时间的推测,可能性就大幅度提升了。

  或许李小暖根本不是死在晚上。

  让她中午吃饭,即可混淆所推测的死亡时间,再加上冰天雪地,尸体先经过冷冻后又被焚烧,根本无法从尸体反应检测,略微施加机关,便能制造出下雪后凶手无法赶到的假象。

  而凶手费尽心机制造不在场证明,无疑是想洗脱自己的嫌疑。

  因此,下午没有不在场证明,晚上有的人,最为可疑。

  只可惜十年过去,相关人员对于案子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很多线索一旦错过就无法追回。

  但相同的思路,是否能够运用在本案中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