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第82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一杳把最后一口绿豆冰沙用勺子垒得好高,然后啊呜一口吞下去,她左颊鼓起,颇有十多岁小女孩的可爱:“嗯?”

  刘导乐呵呵地把冰沙一次性小碗丢在一边垃圾桶里,挑着眉,听苏一杳和她经纪人说话。

  他们俩说话也没有避着别人的意思。

  阿康:“你家乡最近评为全国知名旅游地之一,政府想着让你代言个公益广告。时间是这周五,你可能得安排个时间飞f省。”

  苏一杳是渔村出身,她的生活经历和其他艺人有很大不同。

  刘思源当年亲手把她从渔村领出,带她进圈,也算了解身边这孩子的成长——父母早年过世,靠着叔伯婶子长大。乡里人们纯朴,再加上地方政策不错,她当年在小渔村里的生活也算有滋有味:上下学后便随着叔伯婶子们去海边,编制渔网、串生蚝壳、养殖生蚝。

  她早年有黑粉,在公开平台里恶意说她是乡下出身、就纯粹是个“小渔民”。

  苏一杳也不生气,在微博账号还由她一人使用时,诚恳转发了这黑粉的言论,并赞同道:确实,我自认在演戏前,就是个打渔的。

  刘思源伸长手,又从旁边的小冰柜里掏了一碗绿豆冰沙。

  拿着勺子,边听苏一杳、阿康聊天,边吃。

  “我叔伯没和我说啊——”苏一杳把冰沙碗搁在阿康膝盖上,掏手机,看了下手机消息,没见到她叔伯们的消息。

  一时间,很是纳闷。

  阿康:“你也知道你家乡叔伯婶子们都不愿意让你多操心,这件事他们估计也不知道呢。”

  苏一杳刚入圈,拍了《轻语》后,就将这部片的片酬大部分都拿去建设家乡,这事儿也是悄悄做的。数年后才有粉丝扒出来,原来苏一杳的家乡小学、公路建设都有她本人的资助。

  小小渔村里的村民其实都不算穷,要不然也不会有叔伯婶子愿意照顾双亲早逝的苏一杳——在穷人家里,多张嘴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