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第126节(2 / 7)
押送礼物的人身上有一种行伍之气,令行禁止、动作干脆利落,不像一般的家丁奴婢。眼下按照吩咐将礼物放到了耳房里、过道上、廊子下,便退了出去,只有两个主事之人留了下来——礼物太多了,本该全部收入耳房的,然而一时放不下,这才堆到了外面过道、廊子。
两个主事之人一男一女,因着外头的连绵细雨,都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一开始看不清楚形容。直到站在屋檐下,揭去了斗笠,红妃才发现那之中的男子实在是个熟人,是红妃曾在耶律阿齐身边多次见过的‘审密留哥王特末’。
“审密大人...?”红妃面露疑惑。
审密留哥王特末与身边那个三四十岁上下,契丹人打扮的女子一样,都只站在外面屋檐下说话,根本不进正屋——这不是不给红妃面子,恰恰相反,他这样是出于对红妃的尊敬。
这种尊敬,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红妃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便敢为耶律阿齐解围,他自然而生的敬佩。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耶律阿齐的态度,耶律阿齐没有将红妃带回草原,他们之间也没有一个说法,但在他心里,她已经是他的阏氏了。
他们此生或许不复相见,更谈不上世俗意义上缔结姻缘,至于今后,她会遇到新的人,他也会因为契丹之主的身份,不得不与其他女子一起。可对于耶律阿齐来说,在更早的时候,他爱她,她也爱他的时候,他们已经缔结姻缘了...这不关世俗的事,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审密留哥王特末是耶律阿齐的死忠,耶律阿齐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既然耶律阿齐当红妃是他的阏氏,那在王特末这里,红妃就是毫无疑问的‘大贵人’!
“师娘子还记得小人啊...”王特末有些木讷地跟着道,说完之后才觉得有些失言,连忙解释起此番来意,转移尴尬:“小人此番入京,一是为大王押送与官家的进贡之物,而是联络、关照在汴京生活的契丹族人,三是......”
说了几样‘公事’,王特末才话锋一转,道:“除了这诸多公务外,另有一件大王托小人办理的私事,便是为师娘子送些草原特产,以及大王手书之书信。”
草原上只有四公四伯,契丹之主是‘延庆公’,只有郡公爵位没错,但人家那个郡公和大周内部封给文臣武将的郡公可不一样!以其掌握的权势、统治的人口、经手的财富来说,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真比较起来,比西域小国国主还强呢!人家原来没被大周降服前,在草原上也称可汗、叫大王、呼国主的...所以契丹人自己关起门来论称呼,还是会称其首领为‘大王’。
耶律阿齐回到草原上也有一年多了,在初初统合内部,确定自己这个延庆公的正统性之后,便派人进贡大周官家——他是新上任的延庆公,如此表现在外界看来倒也实属正常。
王特末解释了自己来的原因,就非常懂事地没有多说什么了,有些发生在耶律阿齐身上的事他倒是很想和红妃说,想要让红妃知道自家大王的一片用心与真情...然而他终究是个知道分寸,又格外敬爱自家大王的人。
他对耶律阿齐并非简单的臣子对主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耶律阿齐待他不薄,他对耶律阿齐便也有了一份真正的关心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设身处地替耶律阿齐着想,他想如果他是耶律阿齐,肯定不想要有这么个人从中啰嗦歪缠。
有些事原就不必说,不说未必不知,说了反而没意思。
↑返回顶部↑
两个主事之人一男一女,因着外头的连绵细雨,都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一开始看不清楚形容。直到站在屋檐下,揭去了斗笠,红妃才发现那之中的男子实在是个熟人,是红妃曾在耶律阿齐身边多次见过的‘审密留哥王特末’。
“审密大人...?”红妃面露疑惑。
审密留哥王特末与身边那个三四十岁上下,契丹人打扮的女子一样,都只站在外面屋檐下说话,根本不进正屋——这不是不给红妃面子,恰恰相反,他这样是出于对红妃的尊敬。
这种尊敬,一方面是因为当初红妃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便敢为耶律阿齐解围,他自然而生的敬佩。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耶律阿齐的态度,耶律阿齐没有将红妃带回草原,他们之间也没有一个说法,但在他心里,她已经是他的阏氏了。
他们此生或许不复相见,更谈不上世俗意义上缔结姻缘,至于今后,她会遇到新的人,他也会因为契丹之主的身份,不得不与其他女子一起。可对于耶律阿齐来说,在更早的时候,他爱她,她也爱他的时候,他们已经缔结姻缘了...这不关世俗的事,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审密留哥王特末是耶律阿齐的死忠,耶律阿齐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既然耶律阿齐当红妃是他的阏氏,那在王特末这里,红妃就是毫无疑问的‘大贵人’!
“师娘子还记得小人啊...”王特末有些木讷地跟着道,说完之后才觉得有些失言,连忙解释起此番来意,转移尴尬:“小人此番入京,一是为大王押送与官家的进贡之物,而是联络、关照在汴京生活的契丹族人,三是......”
说了几样‘公事’,王特末才话锋一转,道:“除了这诸多公务外,另有一件大王托小人办理的私事,便是为师娘子送些草原特产,以及大王手书之书信。”
草原上只有四公四伯,契丹之主是‘延庆公’,只有郡公爵位没错,但人家那个郡公和大周内部封给文臣武将的郡公可不一样!以其掌握的权势、统治的人口、经手的财富来说,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真比较起来,比西域小国国主还强呢!人家原来没被大周降服前,在草原上也称可汗、叫大王、呼国主的...所以契丹人自己关起门来论称呼,还是会称其首领为‘大王’。
耶律阿齐回到草原上也有一年多了,在初初统合内部,确定自己这个延庆公的正统性之后,便派人进贡大周官家——他是新上任的延庆公,如此表现在外界看来倒也实属正常。
王特末解释了自己来的原因,就非常懂事地没有多说什么了,有些发生在耶律阿齐身上的事他倒是很想和红妃说,想要让红妃知道自家大王的一片用心与真情...然而他终究是个知道分寸,又格外敬爱自家大王的人。
他对耶律阿齐并非简单的臣子对主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耶律阿齐待他不薄,他对耶律阿齐便也有了一份真正的关心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设身处地替耶律阿齐着想,他想如果他是耶律阿齐,肯定不想要有这么个人从中啰嗦歪缠。
有些事原就不必说,不说未必不知,说了反而没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