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第107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小小、上官清、胡三娘都是先代名妓,名噪一时,是词客诗人文章里的常客,说不得再过一些年,还会成为‘典故’一样的存在呢。

  对于周环的说法,表兄有点儿不乐意了,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上官清正好退籍,他可不是与这为传奇名伶擦肩而过么!

  因为他成长过程,见多了当时的文坛大佬对上官清极尽吹捧,在诗词文章里她仿佛是真正的仙子,他对上官清是充满想象的...然而,他并未见过上官清,上官清退籍之后,京师就不再见她,有人说她隐居了,有人说她与自己真正爱人一起生活了,说什么的都有,总之人间不见芳踪。

  也是因为如此,上官清在表兄这里,始终是完美的、梦幻的。

  表兄承认红妃很出色,但很排斥周环拿红妃与上官清并列,皱眉道:“或者有一日,师娘子确实能与上官娘子并列,说不定在后人眼中,她还要更出色些。可在如今,师娘子可比不得上官娘子!”

  不在江湖的人才能成为‘传说’,地位超然、无法比较!而在江湖的人,哪怕再出众,也差了点儿意思。表兄也是个想得通的人,只可惜人之为人,常常是想得通,想不开!

  对此周环只是笑笑,不与他争,转而看起台前情形。

  台前,红妃身为此次揭花榜的花状元,立刻被一众穿红着绿的年轻男女拥簇住。这些人都是主办方找来的行院人家男女,年纪只十三四岁,个个唇红齿白、清清秀秀的,打扮的粉妆玉琢,聚拢在一起,恍若仙娥仙童。

  这些少男少女,其实不止拥簇住了红妃,也拥簇住了其他金榜题名的花进士。而根据名次高低,这些人身边拥簇的少男少女也是有多有少。

  这些人将红妃等人拥簇到了另一处馆苑,为她们重新梳妆打扮。像红妃,就是梳了高髻,簪插的饰物也极尽华丽!至于身上穿的五彩丝衣如何锦绣辉煌,更不必说了——这就是书画上神妃仙子的样子。

  后世对仙女的想象,常常是‘小龙女’的样子,一身素衣、不染纤尘、发如鸦羽、缺少血色...古人对神女的想象,一般不是那样。因为古代是手工业社会,各种工艺也不发达,所以古人对色彩是非常向往的。

  普通人家的衣服常见布料的本色,再不然就是少用染料,染出来的颜色不甚鲜艳...古代的染料和染工可不便宜,染过色的布料常常是没有染过的两倍价!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不是真有需求,该如何选择是明摆着的了。

  而且,就算是贵族,在衣服首饰的颜色上也不是总能心想事成的...美妙的、复杂的颜色,从来是身份的象征。

  所以,画卷上的神妃仙子向来都是服锦绣、饰五彩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王熙凤那么艳丽的打扮,却被形容‘恍若神妃仙子’的缘故。像王熙凤那样华丽的,才是最普罗大众的神仙样子。至于色彩比较浅淡、脱俗的妙玉,虽然也是传统中女神仙的一种样子,但终归不是‘主流’。

  等到装扮一新,又有人递来一个花篮,花篮不是随便来的,而是一个插花作品,所以看上去格外和谐美丽。这个花篮使用了各种颜色的秋海棠为主材,契合这次揭花榜的主题。而现在就由红妃提着这个花篮,在其他三十五名花进士的拥簇下往外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