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制片人迈尔斯康纳利!”

  众人一字排开,褚青又道:“今年参展的纪录片有42部,这是我最想给大家推荐的。《samsara》是藏语发音,就是轮回的意思。弗兰克团队花了5年时间,走了25个国家才完成这部作品。它没有字幕,没有对白,但没关系,你们有眼睛,你们有思想。”

  “轮回在这里的涵义极为广博,比如一部电影的开始与结束,一件产品的诞生与销毁,甚至性与爱,繁华与尘土,都可以叫做轮回。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好了,我不多讲,请大家用心去感受。”

  话落,几人在前排就座,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轮回》的前半部分,是宗教自然、异族文化,后半部分是资本消费和工业社会。70mm的胶片,呈现了让人窒息的画面享受。

  从缅甸蒲甘的古城,到纳米比亚的卡曼斯科,从站在裸男海报前的阿拉伯妇女,到郑州三全公司的食品生产基地……世间万象,鲜明对比,不断冲击着众人眼球。

  最震撼的是现代篇,着重描绘了各种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一头头肥大的母猪被固定住,死了一样的侧躺,七八只小猪抢着去吃奶。一头头奶牛站在钢铁的小栅栏里,身下装着自动吸奶器。还有无数的工人在忙碌,从电熨斗到速冻饺子,再到简单的线路板。

  镜头忽然停在一个小女工的手上。她负责给熨斗缠电线,上个环节的同事似乎慢了一点,传送带没有东西过来。就在这几秒钟的空档,那两只年轻的手在不安份的骚动着。

  “……”

  观众从最初的沉闷,到此刻的专注。这是非常新鲜的观影体验,集体性的无意识,个体的孤独,乃至生命,都可以批量生产。

  褚青看得也很认真,不时跟弗兰克交谈几句。

  203部参展影片,他挑了15部作为重点。平均每天跑两家影院,介绍主创团队,向观众推荐,顺便担当主持。

  在戛纳,每一部竞赛影片的首映礼,雅各布主席都会参加,并且亲自推介。但在北影节,你指望谁来做?

  蔡福超?佟岗?韩三评?那太玄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